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三十二年来我国矿物学研究进展

    傅平秋,倪集众

    <正> 一、概况1949年中国人民的胜利,打烂了束缚科学发展的桎梏,为我国科学事业开辟了无限美好的前景。三十二年来,我国矿物学的发展是迅速的。

    1982年01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3 ]
  • 我国东南沿海碱性玄武质岩石中辉石和角闪石巨晶

    周新民,陈图华,刘昌实,薛纪越

    <正> 近年来许多人研究了碱性玄武质岩石中产出的巨大单矿物晶体——巨晶,认为它结晶于下部地壳或上地幔。我国东南沿海从广东至江苏和皖东,广泛分布着新生代碱性玄武质岩石,并含有单斜

    1982年01期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24 ]
  • 辽宁某地金伯利岩中铬铁矿与金刚石的关系

    赵秀英

    <正> 一、铬铁矿含量与金刚石的关系辽宁某地金伯利岩中普遍含铬铁矿,但含量变化较大,一般含金刚石的贫富与铬铁矿含量成正比。如富含矿(金刚石假品位为5)的五十号岩管中铬铁矿含量平均为372克/吨;中等含矿(金刚石假品位为0.65)的四十二号岩管中铬铁矿含量平均为49克/吨;含矿极贫(金

    1982年01期 21-2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6 ]
  • 试论研究矿物的重要性

    郭宗山

    <正> 一、引言矿物学发展历史悠久,并与其他学科如固体物理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矿床学、结晶学等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它一方面引用物理、化学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促使自己发展;而同时,它的研究成果又丰富、证实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从而得以相互促进。时至今日,它所

    1982年0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8 ]
  • 论某矿床金属矿物的标型特征及矿床成因

    徐国风,丰淑庄,左大华,宋玉禄,邹振华,晁盈宽

    <正> 我国河南某多金属硫铁矿矿床产于燕山期钾长花岗斑岩与震旦亚界燧石条带白云岩的接触带。矿石的矿物成分有赤铁矿、金属硫化物、石英、绢云母、碳酸盐、重晶石,菱铁矿、镁磁铁矿及含镁的磁铁矿、镁橄榄石、粒硅镁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绿泥石等,因之

    1982年01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45 ]
  • 常温常压下形成的包裹体研究

    施继锡,曹俊臣,李本超

    <正> 矿物气液包裹体,作为探讨矿物、矿床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的主要对象之一,自1858年英国的G·索尔比(Sorby)开始研究以来,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天然原始成矿溶液的本质特征,使其在地质矿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1982年01期 39-4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9 ]
  • 冀东地区前寒武变质杂岩中锆石的研究

    崔文元,杨富绪

    <正> 恢复区域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可以帮助了解它们的生成环境和变质作用的演化进程,进而探讨地壳发展规律及其与矿产的成因联系。本文着重研究冀东前寒武变质杂岩中的锆石及其在恢复原岩中的应用。

    1982年01期 45-5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泰康湖湾海绿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的探讨

    邢顺洤,肖祝胜,张书贵

    <正> 近年来,在松辽盆地西部泰康湖湾下白垩统青山口组二、三段陆相地层中发现了海绿石(以下简称泰康海绿石)。本文在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海绿石的形成条件和指相意义。

    1982年01期 52-58+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8 ]
  • 南岭地区某些脉钨矿床的黑钨矿成分特征

    谭运金

    <正> 黑钨矿是脉钨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也是重要的标型矿物,其成分特征反映了矿床成矿作用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就南岭地区某些脉钨矿床的黑钨矿成分变化特征提出几点看法。

    1982年01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8 ]
  • 广东云浮大理岩中方解石显微特征及其成因

    徐霭君

    <正> 广东省云浮县有著名的粤西断裂变质带通过(图1)。东北部出露的石炭系下统岩关阶灰岩,已变质为黑色炭质条带大理岩,其中全部方解石颗粒都发育有良好的双晶页理和变形

    1982年01期 66-7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包裹体中微量硫酸根比色测定——DMSⅢ的应用

    吕银忠,张光宇

    <正> 色谱、质谱、离子探针及活化分析等先进分析技术应用在包裹体成分分析中的成功,促进了包裹体研究的迅速发展。一套比较完整的包裹体成分分析流程在我国已初步建立。然而,仍有部分分析项目尚无理想的分析方法,硫酸根分析就是其中之一。

    1982年01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新书简介

    <正> 这是一本磨片技术的专著。书中反映了著者20多年的磨片工作经验、著者试制的各种新粘结胶,并收集和整理了国内磨片的先进经验。全书从磨片所须的设备、材料、一般岩矿薄片光片的制备,到电子探针、离子探针、电镜、紫外、红外吸收谱、荧光、包裹体、裂变径

    1982年01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通告

    <正> 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已经成立,并于1981年6月召开了全国第一届新矿物及矿物命名讨论会,通过了提交新矿物的程序、原则及具体内容。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共同领导。

    1982年01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罕见的钟乳状菱铁矿

    刘文均

    <正> 1977年,我们在调查湘中新邵分水(土幻)菱铁矿矿床时,于采矿坑的空洞壁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钟乳状菱铁矿。该菱铁矿表面浅褐黄色,新鲜断面米黄色,微具油脂光泽。钟乳断面为半圆形一圆形,直径不足1厘米,上粗下细,常聚成簇;钟乳表面呈瘤状、节状、肾状、冰凌状,形态不一,十分美观。整个产出此种

    1982年01期 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