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锡林,周景良,李家驹
<正> 作者曾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铅锌矿床氧化带中发现一种硫酸盐矿物。经过反复研究,证明它是一种高铁硫酸盐新矿物。根据产地命名为锡铁山石(Xitieshanite),其化学分子式为Fe~(3+)(SO_4)(OH)·7H_2O。该矿物于今年八月经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审查投票(19∶1)通过。
1982年04期 241-247+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7 ] - 胡淙声
<正> 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区是我国著名的铜矿产地。矿石内除了主产元素铜以外,还伴生有Mo、S、Au、Ag、Re、Pt族等多种有益组份。1979年,作者在德兴铜厂斑岩铜矿矿石中,发现一可疑的铂族矿物,后经电子探针分析,初步确定为碲钯矿。碲钯矿呈短柱状、圆粒状、粒状,粒径0.5—6微米,包裹于细脉状或浸染状黄铜矿中。反射色为亮白至亮白微带淡黄色调;反射率高于黄铁矿;抗磨硬度略小于黄铜矿;非均质性。由于矿物颗粒十分细小,其物性数据有待今后进一步测定。碲钯矿经电子探针分析含Pd31.86%,Te68.39%,Pt、Ni、Bi、Sb等元素的含量均小于电子探针分析灵敏度。其晶体化学式为:Pd_(1.12)Te_(2.00),与碲钯矿的理论化学式Pd Te_2非常接近。因而,它是碲钯矿类矿物中一个成份较纯的端员矿物。铜厂碲钯矿与国内部分碲钯矿的化学成分对比如表1。
1982年04期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4 ] - 孟燕熙,张淑媛,郑辙,潘荫基
<正> 近年来通过电子显微镜的研究,揭示出许多有关矿物结构的新现象,使矿物的不均一性、生长史、结构缺陷等研究进入了晶格、亚晶格的范畴。辉石见于绝大多数陨石中,同时,既是地壳的主要造岩矿物,又是地幔推测组分中的重要矿物之一。因此对辉石的深入研究无疑对陨石学、行星比较学、矿物学以及深部地质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辉石微细结构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W.A.戴尔(Dear)等详细报道了出溶结构的观察结果。森本信男、P.R.布塞克(Buseck)等应用透射电子显
1982年04期 250-253+249-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张惠芬,林传易,马钟玮,杨振国
<正> 绿松石[CuAl_6(PO_4)_4(OH)_8·4H_2O]做为一种高级玉石,在公元前就被人们所熟知,并一直为人们所鉴尝。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特殊而娇艳的翠蓝、淡青、苹果绿等不同色调的蓝绿色。经过琢磨、加工后的绿松石制品色彩鲜艳、光泽柔和、雅洁。绿松石的颜色是决定其经济价值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多年来,关于颜色问题的探讨一直是绿松石矿物学研究及宝石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982年04期 254-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133 ] - 魏明秀,王凤阁,殷成玉
<正> 硼钙锡矿(Nordenskidine) 属钙锡正硼酸盐,最早是布龙格(Brgger)1887年发现于挪威的碱性伟晶岩中,随后在西南非洲(纳米比亚)的阿兰德斯锡矿,苏联吉尔吉斯的乌切加什干锡矿和雅库特的厄夫加奇锡矿以及阿拉斯加的布鲁克林山也有发现。在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我们在云南个旧锡矿发现的硼钙锡矿,产在一个新型的矽卡岩锡矿中,该矿化带以硼钙锡矿、水镁锡矿和水锡石为主(以上矿物共约占4%左右)锡石极少见(<2%)。
1982年04期 262-266+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7 ] - 高孝恢,邹祖荣,杨频
<正> 一、引言七十年代以来,不少人应用量子化学分子轨道法探讨了一些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和性能,初步揭示了其内在的某些相互关联。但硅酸盐矿物结构的许多化学键理论问题还有待于深入探讨,例如大多数硅酸盐矿物中(包括石英)SiO_4~(4-)不形成正四面体构型,各个硅-氧键长及氧-硅-氧键角都有差别。
1982年04期 26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张兆忠,张秉良,冯锦江,李松滨
<正> 白云母是变质岩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变质矿物,其特征与变质作用的密切关系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尤其是2M型和3T型多硅白云母,是高压低温变质带的特征矿物之一,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1976年,河南信阳一带首次发现了我国2M型和3T型多硅白云母。1978年,我们对大别山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2M型和3T型多硅白云母广泛出现于该区的各变质带内,并对它们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1982年04期 275-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5 ] - 朱和宝,邓华兴,刘鸿吉,章子乾
<正> 近年来,金刚石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在国外,Ⅱ_a型金刚石已成为一种超级热沉材料,广泛用作固体微波和激光器件的散热片;它又是一种优良的中红外透过材料,已用作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和卫星红外部件的中红外窗口;此外,在高压物理领域中,它还用作压砧等。Ⅱ_b型金刚石的高能辐射探测性能和高功率半导体性能的应用,也显示了良好的前景。为此,国外对Ⅱ型金刚石的研究十分重视。
1982年04期 283-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33 ] - 蔡克勤,钱自强
<正> 1979年4月我们从采自青海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东部湖滨矿区的标本中,首次在我国发现了含羟基的钠镁硫酸盐矿物——羟钠镁矾(Uklonskovite)。羟钠镁矾是M.H.斯留萨列娃1963年在苏联阿姆-达里河下游钻孔岩心中发现的新矿物。它产于第三纪粘土岩的孔洞中,共生矿物为无水芒硝和杂卤石。上覆盐层的石膏中富含钙芒硝、白钠镁矾、杂卤石和其他硫酸盐矿物。值得注意的是大柴旦盐湖硼矿中产出的羟钠镁矾与苏联的相比,不仅产状不同,而且结晶习性、光性方位和其他一些物理性质都有明显差异。这一发现有助于对该矿物的矿物学数据进行验证和补充,并对了解内陆盐湖硼矿床矿物组合的形成与转化也有一定的意义。
1982年04期 290-295+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0 ] - 赵斌,李统锦,李昭平,吴海鸥
<正> 国内外都有人对矽卡岩中的石榴石进行过研究,他们试图把石榴石的成分变化与一定的矿化作用联系起来。伊瓦申科和哈佐夫曾作过简要文献综合。他们指出,目前对石榴石成分与矿化关系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矽卡岩中石榴石成分随矿化类型有规律性的变化:矽卡岩铁矿床和矽卡岩多金属矿床中主要为钙铁石榴石,矽卡岩锡矿、钨矿和稀有金属矿床中主要为钙铝榴石。白钨矿床中的石榴石含钙铁石榴石组分40%,而多金属和铁矿床的石榴石则分别含70%和60%。另一种则认为不存在
1982年04期 296-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128 ] - 钟文华
<正> 很多人把矿物的波状消光都作为应力矿物现象,这些看法尚缺乏足够的实验与统计的根据。目前,对石英进行人工实验很难得到波状消光现象。为此,作者对不同成因类型的矿物作了详细的消光特征统计,并应用金属学有关理论讨论波状消光的成因及其意义。
1982年04期 305-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8 ] - 黄耀生,刘燕
<正> 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包裹体内微量气相成分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大量分析工作,对于探讨原始成岩成矿溶液的物质成分、矿床成因、成矿阶段演化以及成矿物质来源等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使用-1305质谱计对矿物包裹体内气相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它与常用的气相色谱法比较,具有灵敏度高、能同时作多种成分的检测、定性结果好等优点。
1982年04期 312-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帅德权,张斌,郑明华,温全信
<正> 该金银矿产于下古生界歪头山组碳质绢云母石英片岩中,严格受层位控制,属于典型的层控银矿床。围岩还有黑云母变粒岩、白云母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片岩等。矿体规模较大,呈似层状、透镜状等。自然银系矿石中主要的银矿物之一。一号矿体之自然银,其连晶形态多种多样为他处所罕见。归纳起来有:
1982年04期 319-320+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9 ] - 1982年04期 327-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