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青河石——一种磷酸盐新矿物

    虞廷高,马喆生,王文英,吴慕

    <正> 青河石(Qingheiite)是一种磷酸盐的新矿物。发现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西北部的白云母伟晶岩中,以地名命名。标本现存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和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地质陈列馆。 一、地质概况 新矿物产出地区属于东准噶尔优地槽褶皱带北缘(晚加里东褶皱与海西褶皱)。出露的地层主要属奥陶系、志留系的变质复理式建造,其次是泥盆系的火山碎屑岩和石炭系的砂岩、砂页岩、变砂岩、灰岩和板岩等。海西期岩浆活动强烈,花岗岩、混合花岗岩及与之有

    1983年03期 161-168+24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方解石族与文石族矿物振动光谱的因子群分析

    彭文世,刘高魁

    <正> 无水简单碳酸盐矿物分为方解石和文石两种结构类型。属于方解石结构类型的矿物有方解石、菱镁矿、菱铁矿、菱锰矿、菱锌矿、菱钴矿和菱镉矿;而文石、菱锶矿、毒重石和白铅矿则属文石结构类型。同一结构类型矿物的红外光谱十分相似,但不同结构类型的矿物,其红外光谱差别甚大。在以往文献中,大多是讨论同一结构类型各矿物的光谱特征及影响吸收频率的因素,而对两种类型之间的光谱差异则研究较少。本文在结构资料基础上,以方解石和文石为代表,通过位置群和因子群分析阐明它们的光谱特征与结构的相互关系。

    1983年03期 16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 ]
  • 陕西某“卡林型”金矿床砷黝铜矿研究

    徐国风,邵洁涟,丰淑庄,左大华

    <正> 砷黝铜矿在自然界较广泛地产出于多种气成热液矿床和火山作用有关的矿床中,但一般含量较少,极少能聚积到具有工业价值的规模,特别是与金一起构成砷黝铜矿——自然金的铜金矿床殊属罕见。 陕西某“卡林型”金矿床(沉积岩中浸染型金矿床)中有较大量的砷黝铜矿产出。它不仅构成独立的铜矿石,而且其中含金(十余克/吨),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因而,研究它的产出特点、标型特征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比较系统地对砷黝铜矿进行了

    1983年03期 175-182+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贵翠的染色机制及成因

    曹俊臣,律广才,刘德昌,陈豫,刘秀成

    <正> 贵翠又名绿色石英,以其色翠质坚而作为中档玉料使用。因此,对其物质成分、染色机制和地质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扩大该种玉料的使用,同时在宝石矿物学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一般特征和地质产状 贵翠一般为绿色、淡绿色,次为翠绿、葡萄绿和胆矾蓝色。着水后色泽更鲜艳,致密块状,有时可见颜色深浅相间的条带状或花斑状构造。实测比重为2.63(纯石英的比重为2.65)。半透明或不透明。在强碘钨灯照射下或长期暴露于日光下,透明度有所降低,颜色也有所减弱。

    1983年03期 183-19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7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国际矿物协会下设委员会和工作小组情况简介(1982—1986)

    <正> 1.矿物资料和分类委员会 主席:A.Preisnger(奥地利),副主席:H.Strunz(西德),秘书:P.B.Moore(美国)。 2.博物馆委员会 主席:H.A.Stalder(瑞士),秘书:J.S.white(美国)。 3.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 主席:J.A.Mandarino(加拿大),副主席:M.H.Hey(英国),秘书:F.P.Cesbron(法国)

    1983年03期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康定的氟镁石

    丁维藩

    <正> 氟镁石(Sellaite)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矿物。1868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它产于冰碛层中的白云岩内,与石盐和硬石膏等共生。此后,在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出岩空洞中见到它与硬石膏、石膏等共生。它作为高温热液的矿物,出现于钼、锡和锡-铍矿床中,常与萤石共生或与石英共生;在铅锌矿床中,与金云母、黄玉和电气石等共生;在盐类矿床中,与硫、石膏,萤石共生。国内曾对钨矿中的氟镁石进行过较详细的工作。1980年我队在含金多金属矿脉中见到较多的氟镁石,它与金矿密切相关。本文拟对其产状、物性和组成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报道。

    1983年03期 193-197+2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湖北、陕西一带绿松石的热性能及其共生矿物

    姜泽春,陈大梅,王辅亚,李文瑛,曹秀琴,伍勤宪

    <正> 我国的绿松石作为一种高档玉石已有数千年的开采历史,但对它的矿物学研究还很不够。最近,我们对湖北省郧县云盖寺,郧西县尧家坡、马家沟,竹山县喇嘛山,陕西省白河县月儿潭等地的绿松石进行了野外工作和室内鉴定,现报道如下。 一、地质概况 本区处于秦岭东段武当山复背斜西端。在背斜的南北两翼均有绿松石矿床出露。含绿松石的地层是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的浅变质含碳硅质岩。在郧县、郧西一带,绿松石产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以云盖寺为例,含绿松石的地层是含碳硅质岩夹含碳硅质板岩,下部为厚层状含碳硅质岩,上部为碳质绢云母片岩。在竹山同一地层中有两个含矿层。在月儿潭,

    1983年03期 198-20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碱性角闪石石棉羟带红外光谱研究

    朱自尊,闻辂

    <正> 我们研究了15个样品的羟基红外光谱,其中主要是碱性角闪石石棉,为对比还作了两个其他角闪石石棉。据湖北省地质局实验室所作化学分析计算的晶体化学式如下: 蓝透闪石石棉

    1983年03期 207-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羟硅铍铈矿氢原子结构位置的测定

    李新安,洪礼文,于桂梅

    <正> 羟硅铍铈矿系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某地大型稀有稀土矿床中发现的新矿物。经多次X射线分析表明,它与硅硼钙石为似型矿物,晶体结构基本相同,其化学成分却与国内外同类矿物有较大差异,经计算该矿物分子式为: 简化后为(Ce,Y)_2Be_2Si_2O_8(OH)_2称为羟硅铍铈矿。

    1983年03期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蛇纹石族矿物的差热曲线特征及其热转变的研究

    陈国玺,刘高魁,王冠鑫

    <正> 有关蛇纹石族矿物的热分析资料较多,但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以及该类矿物的热谱相近,给鉴别不同种类的蛇纹石矿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对蛇纹石矿物热转变机理的讨论至今仍有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看法:

    1983年03期 221-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藏北超基性岩中的等轴钌锇铱矿及共生的锇-铱-钌-铂系矿物

    周学粹,李广文,杨有富,邹开勋,王焕新

    <正> 对西藏北部某超基性岩中原生铬铂矿及砂铂矿的精矿进行了详细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找到了26种铂族矿物(包括亚种)。其中以Os-Ir-Ru-Pt系合金和自然元素矿物为主,其他铂族元素硫化物、硫砷化物和砷化物矿物量较少。在我国首次找到了等轴钌锇铱矿。

    1983年03期 229-23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若干矿物微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

    赵云尤,徐国庆

    <正> 准确测定各种矿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对岩石成因、矿床成因、成矿规律等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测定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很多,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萤光分析、中子活化分析等。其中中子活化分析具有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快速,基本不破坏样品和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因此在矿物的微量元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广泛地应用。 本文以美国地质调查所标准岩石粉末样品G-1作为直接多元素标准,采用热中子仪器活化分析,用相对比较法,对某铀矿床中的浅绿色萤石、浅紫色萤石、紫黑色萤石、白色方解石、粉红色方解石和花岗岩中的石英、黑云母、长石等矿物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

    1983年03期 23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国际矿物学协会第十三届大会情况报道

    谢先德 ,张培善

    <正> 国际矿物学协会(IMA)第十三届大会于1982年9月19—25日在保加利亚的瓦尔纳举行。33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共提交论文407篇。我国的谢先德、张培善、郭宗山和秦淑英首次以正式会员国代表的资格出席了大会,提供了6篇论文摘要,并都作了口头报告。 会议开了7天,按专业分为四个大组和三个专题讨论会同时进行。 1.第一大组:综合组,又分四个小组。

    1983年03期 239-240+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