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露露,贾春林,丁孝石
本文利用EM-430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内蒙古斑岩型稀有金属矿床中的天然量质钇易解石。电子衍射分析表明该矿物系斜方晶系,其晶胞常数为:a=5.22,b=10.92,c=7.44。同时摄取了Z轴方向及X轴方向投影的高分辨结构象。结构象与由X射线结构分析导出的人工晶质易解石结构模型中重原子排列吻合得很好。
1990年02期 97-101+19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陈璋如,黄裕柱,顾孝发
新矿物产于云南盈江县的一个铀矿点氧化带,与多种铀矿物共生。该矿物为致密状集合体,黄色,透明至半透明。斜方晶系,空间群C222_1,晶胞参数a=13.73(1),b=15.99(1),c=17.33(2);V=3804(5);Z=8。计算比重4.17。二轴晶负光性,2V计算=83°,α=1.669;β=1.692;γ=1.710。紫外光照射发弱绿黄色荧光。化学成分UO_376.54,P_2O_511.10,K_2O 2.46,CaO 1.57,ThO 0.51,RE_2O_3 0.45,H_2O 7.37%。矿物化学式为(K_(1-x),Ca_x)(UO_2)_3 (PO_4)_2 (OH)_(1+x)·4H_2O,文中还给出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
1990年02期 102-105+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7 ] - 王克勤
山东南墅石墨矿是在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并叠加长英质混合岩化下形成的变质矿床。本文首次定量地研究了表征石墨晶体结构完善程度的两个要素,即石墨化程度(μ)和石墨菱面体多型(R_h)含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与矿石类型、变质相的相关关系。石墨晶体结构的系统研究,将为石墨的工业利用、石墨新用途的开拓和石墨矿物学的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
1990年02期 106-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18 ] - 边为民
本文根据会聚束电子衍射基本原理,利用CBED花样中的HOLZ环半径对SiC中多型进行鉴定。其中包括最常见的4H、6H和45R多型。同时用该方法测定了具有较高层数的180R多型。该方法根据CBED花样的对称性,可准确测定SiC中多型所属的(H或R)结构类型,从而避免了在对较高层多型nH和3nR区别时,结构因子的复杂计算。
1990年02期 115-118+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李锡林,王冠鑫
对广西大厂矿田产黝铜矿族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大量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分为黝铜矿、锌黝铜矿、银黝铜矿、含银黝铜矿和含银锌黝铜矿。研究表明,在大厂矿田、乃至一个矿床中,黝铜矿族矿物中的Cu和Ag、Fe和Zn分别呈完全的类质同象系列,这一特征在文献中是极为少见的。
1990年02期 119-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13 ] - 陈仝,彭长琪
本文用人工方法在微晶玻璃中合成了一种新型云母。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差热分析、X射线能谱、红外吸收光谱及粉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该合成云母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确定它属于二八面体—三八面体过渡型结构,晶体化学式为K_2Mg_5(Si_8O_(20))F_4,晶胞参数为a=5.248,b=9.072,c=20.193,β=95.32,本文将其命名为镁硅云母。
1990年02期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2 ] - 赵连泽,陈图华,钱汉东,刘昌实
本文讨论了取自黄山-太平花岗岩基-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和不同成因岩体的波谱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可能鉴定并建立黑云母中主要阳离子成分与吸收键特征以及黑云母的谱学特征,也可以用于区分不同成因的花岗岩类型。
1990年02期 13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8 ] - 万永文,朱自尊
对遂昌、丽水萤石进行了光学吸收谱测试和热处理实验,探讨其染色机制主要为2Fi~*心、2Fi~-心和Fi~*心。并利用吸收光谱计算萤石的颜色指数。
1990年02期 140-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9 ] - 任湘眉
黄锡矿-似黄锡矿-硫锡铁铜矿产于湖南大义山花岗岩与石炭、二叠系灰岩接触处的富斑铜矿夕卡岩铜矿床中。硫锡铁铜矿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它们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晶体结构与国外相同矿物相似。它们都有两种产状,构成多种结构。
1990年02期 147-151+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5 ] - 税哲夫,朱立军
广西九毛锡矿木锡石产于元古代四堡群变质火山岩中。共生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黄铁矿、锡石等。本文从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木锡石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木锡石是锡石的形态变种,以其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反映出锡矿床成矿作用的演化和矿床形成晚期的成因特征。
1990年02期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57 ] - 蒲崇俭
硅钾铀矿属罕见的次生铀矿物,1986年我国首次发现于甘肃龙首山铀矿床氧化。带。对该矿物进行了多种测试工作。矿物为层状结构的铀酰硅酸盐矿物。晶胞参数a=6.62,b=7.03,c=7.06,β=105.2°。化学式:(K_(0·58) Na_(0·33)0.91(H_3O)[UO_2SiO_4]·0.8H_2O
1990年02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李兆民,李福珍
考虑到Mn~(2+)在钇铝榴石Y_3Al_5Si_3O_(12)(YA1G)中占据三种不同的晶位,本文推导出D_(2d)、D_(3d)和D_2低对称晶场下3d~5离子零场分裂常数D值和E值的四阶微扰公式。我们把该公式应用于YA1G:Mn~(2+)的D值和E值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较为接近。
1990年02期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5 ] - 陈济美
累托石是由类云母层和类蒙脱石层组成的1:1规则间层矿物,它兼有云母和蒙脱石的某些特性。本文利用四氯化钛在稀盐酸介质中分步水解生成的金属钛聚合阳离子与累托石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制备氧化钛交联累托石。并借助于多种矿物分析方法对TiO_2-CLR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交联累托石d_(001)为37.9,其交联结构经800℃灼烧3 h仍未破坏。试验证明,TiO_2-CLR具有层间距和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比同类交联蒙皂石好的特点。它是作石油裂化催化剂和吸附剂的有前景的新材料。
1990年02期 16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16 ] - 陆建有
2:3的蒙皂石-云母间层矿物产于含锰碳酸盐矿物中,与方解石、钙菱锰矿、菱锰矿、菱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锐钛矿共生。矿物呈片状和不规则粒状,颜色呈灰、灰白色和浅黄色,条痕灰白色。显微硬度78kg/mm~2、摩氏硬度1.5。比重2.58。比磁化系数3.35×10~(-6)C·G·S·M·cm~3=/g。主要X射线粉晶线是11.39(100),5.06(87),4.48(81),3.28(70)。矿物的红外吸收谱特征为:3600—3700,1000—1050,540,490cm~(-1),此外还对该矿物作了差热分析。
1990年02期 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0 ] - 陈伟,张振儒,胡伦积
本文对广东河台云西金矿的石英进行了拉曼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含金石英与不含金石英的拉曼光谱有着本质的差异。作者通过量子理论的研究,对其差异进行了剖析,发现这种差异与它们之间成分、组构、形成温度的差异紧密联系。因此,作者得出结论:石英的拉曼光谱可以用于评价其含金性。
1990年02期 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5 ] - 李哲,金明芝,张金民,刘密兰
本文使用穆斯堡尔效应对三个铬铁矿进行了研究,测量了铬铁矿L-1在150K和298K温度下的穆斯堡尔谱和铬铁矿L-2和L-3在298K温度下的谱。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铬铁矿中的多重Fe~(2+)双峰,并使用二项式分布计算了Cr~(3+)、Fe~(3+)和Al占据次近邻位置的几率。在穆斯堡尔面积和二项式分布计算的基础上做出了Fe~(2+)双峰的指派。铬铁矿L-1谱在150K下进一步分裂,表明用来解释铬铁矿谱的模型是正确的。
1990年02期 186-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刘智星
<正> 编辑同志: 读了贵刊1988年第3期发表的黄振恒的论文《关于二轴晶矿物光性正负判别式的讨论》之后,有以下三方面的意思,读贵刊一角提出供参考。1.通过>N_(450)和有关的示意图来说明旧判别式中的错误,这种作法是有效的,但该文在数学证明上
1990年02期 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