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成因类型及晶体化学分类

    陆琦,雷新荣,刘惠芳

    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I/S)分布极为广泛,根据大量资料,提出了I/S的成因及晶体化学分类。按其成因分为三类:成岩型、风化型、火山热液型;按其晶体化学性质分为完全无序型、部分有序型及准晶态型。讨论了各成因类型I/S的晶体化学特点,认为产出于P/T界线层粘土中的I/S具二维晶格一维准晶格。探讨了I/S与烃类形成的关系。

    1991年02期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石灰中V~(2+)离子的自旋-晶格耦合系数的理论计算

    郑文琛

    根据一种统一而简单的计算立方晶体中自旋-晶格耦合系数G_(11)和G_(44)的方法,笔者由d~3离子在四角和三角场中的零场劈裂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二价钒离子在石灰中的自旋-晶格耦合系数G_(11)并预言了G_(44)。G_(11)的计算结果和实验值较好地符合,G_(44)的预测值则有待实验检验。

    1991年02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昌北稀土矿床中的硅钛铈矿

    杨光明,潘兆橹,吴秀玲,赵文霞

    1986年笔者在四川昌北稀土矿床中发现一种结晶完好的硅钛铈矿。矿物物理性质与我国白云鄂博产出者相似。矿物组分中富铌。晶体化学式为(Ce,La,Nd…Ca)_4Fe~(2+)(FeTiNb)_2Ti_2O_8[Si_2O_7]_2。经四圆单晶衍射和电子衍射测得晶胞参数相同,α=13.385(2),b=5.742(1),c=10.059(2),β=100.60(0.01)°,空间群C 2/m。对矿物晶体定向带轴进行了高分辨晶格象观测。

    1991年02期 109-114+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东北寨式”金矿床中雄黄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曹志敏

    本文较系统地探讨了“东北寨式”金矿床中雄黄的产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晶胞参数、红外光谱与硫同位素组成等特征。雄黄富As亏S、含Sb和微量Au、Ag、Tl、Hg、Bi、Se、Te(Se/Te=29—58);晶胞体积>800;红外吸收340,370cm~(-1);显微硬度平均达57kg/mm~2,δ~(34)S≈-5‰。这些可作为研究区金矿化的标型特征。将其用于对比其它雄黄矿(床)点的研究,预测和评价深部金矿化已获得初步成效。

    1991年02期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广西都庞岭地区锡矿床黑钨矿主要、微量及稀土元素的组成特点及赋存状态

    干国梁,陈志雄

    对都庞岭地区石英脉型、云英岩型锡矿中黑钨矿主要、微量及稀土元素的统计分析表明:① 黑钨矿的组成元素大致可分为变化相对独立的二组。第一组为WO_3、Nb、Ta、Sc、REE、其中WO_3与Nb、Ta、Sc、REE显负消长关系;第二组为FeO、MoO、Sn、其中MnO、与FeO、Sn呈负消长关系。② 稀土元素总体分馏不强,主要表现为Eu与其它稀土元素的分离。LREE、HREE同时增减,HREE增减幅度大于LREE。③ Nb、Ta、Sc、REE类质同象替代W: (Nb、Ta)~(5+)+REE~(3+)(或Sc~(3+))→W~(6+)+Ca~(2+)(或Mg~(2+)) 而Sn伴随铁锰替代进入黑钨矿晶格:④ 石英脉中黑钨矿贫REE、Nb、Ta、Sc,其δEu和LREE/HREE、Nb/Ta比值较高;而云英岩中黑钨矿富REE、Nb、Ta、Sc,其δEu和LREE/HREE、Nb/Ta比值较低。⑤黑钨矿的微量元素含量、比值及稀土配分参数可作为找矿标志,并指示隐伏矿床类型。

    1991年02期 12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天然辉石中缺陷结构的观察

    王岩国,黄婉康,邹本三

    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了陨石和地幔岩中辉石的超微结构,观察并发现了多种畸变结构现象。清镇和吉林陨石顽火辉石中的斜顽辉石受冲击作用,SiO_3链发生弯曲甚至断裂并沿a轴方向错动36的距离,同时还有(100)扭转晶界形成,不同类型的SiO_3链相互转变形成了(001)90°和180°畴结构。单斜辉石中则有(100)层错和孪晶及其有关的缺陷。

    1991年02期 13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8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金伯利岩中的钛铁矿

    董振信

    本文研究了金伯利岩中,作为巨晶和粗晶,基质相矿物,与金云母、镁铝榴石、铬尖晶石等矿物的连生体,金刚石中包裹体矿物及金伯利岩地幔岩包裹体矿物产出的钛铁矿的大小,形态、皮壳及化学成分、端元组分、环带及成分变异趋势。并与其他岩类中的钛铁矿作了对比。探讨了不同产状、共生组合类型的钛铁矿的成因。指出了与金刚石紧密伴生的钛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找矿意义。

    1991年02期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湖南几个大型银矿床银的分配和矿物学特征

    李正勤

    湖南几个大型银矿床的特征是:银在矿石中主要以银的硫化矿及其类似化合物形式存在;银矿物的主要载体是方铅矿、闪锌矿和硫铁矿;银矿物主要是Cu、Sb、As的银黝铜矿系复硫盐类,粒度极细微。

    1991年02期 148-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洛川姜石的矿物药材特征

    白学让,滕志宏,刘养杰

    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对产于陕西洛川黄土不同层位中的三种成因类型五种结构类型姜石测试表明,姜石是由方解石(为主)、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构成的多矿物聚集体。 姜石作为矿物药材用于防治疾病,其药理作用主要在于含有具特殊疗效的微量元素和矿物成分。当方解石和具有强吸附性能及离子交换容量大的粘土矿物含量占一定比例时,疗效最佳。产于晚第三系三趾马红粘土层(N_2)和第四系早更新世午城黄土下部(Q_1~1),且具有碎斑状结构及均质结构的姜石药性最佳

    1991年02期 155-16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亚固相线的稳定、亚稳与不稳定矿物组合

    周金城,许良基

    本文介绍一亚固相线实验的早阶段结果。亚固相线实验产物可以分为稳定与亚稳组合,不稳定组合只存在于实验的初始材料中。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与实验初始材料总成分和实验条件有关的一系列平衡反应可以逐个依次发生,亚稳组合是中间反应的产物。在实验中要设法区分亚稳组合和稳定组合,并把亚稳组合转化为稳定组合。亚稳组合间的转化及最终稳定组合的形成都遵循自由能降低的原则。

    1991年02期 16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个旧锡矿区方铅矿的某些成因矿物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戴福盛,殷成玉

    个旧方铅矿颜色深,光泽暗者含银高,银以类质同象赋存者反射率高,硬度与晶胞参数呈正相关。方铅矿主元素含量及Pb/S比值反映矿区低铅亏硫的成矿环境。锡含量及红外光谱谱线可作为深部锡矿床的判别标志。方铅矿中银以独立矿物的形式赋存或(Bi/Ag)<0.001%的矿床,银可具工业价值。晶胞参数随成矿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稳定同位素表明成矿物质多源。

    1991年02期 17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矿物学报》1—10卷主题索引

    向晓荣

    <正> 为了庆祝《矿物学报》诞生十周年,谨以此索引献给本刊的忠实读者。 本索引参考了国内外文献索引的体例,按《系统矿物学》分类及顺序分门别类列出检索主题,各主题之后的三个数码依次表示卷、期、页数。

    1991年02期 17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微粒辉钼矿的新化学鉴定法

    卫林芳

    <正> 一般认为辉钼矿根据其特殊的颜色、光泽和片理,易于识别,但仅仅凭高倍体视显微镜下的眼看手压作出鉴定,不去作其他细致的工作,常常难免与其相似的石墨、辉碲铋矿混淆。以往根据物理性质,再辅以“钼蓝”法判断,结果尚属满意。但对某些人工重砂中的辉钼矿,由于它新鲜难溶,往往使试验归于失败,即使溶解较好,成功率也不是很高,故认为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1991年02期 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