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有序绿辉石空间群类型的群论研究

    徐洪武,徐惠芳,罗谷风

    本文根据畴结构的群论原理,对有序绿辉石的空间群归属问题(P2还是P2/n)进行了讨论。通过把无序绿辉石的空间群C2/c分别相对于P2和P2/n的陪集展开可以得知,C2/c→P2相变将产生■的反相畴及■(001/2)和(■1/2 1/2 1/2)两种倒反孪晶,而C2/c→P2/n相变则仅产生■/2的反相畴,显然后者与有序绿辉石畴结构的透射电境观察结果一致。因此可以断定,有序绿辉石的空间群为P2/n,而非P2。

    1993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6 ]
  • 新矿物—硒锑矿

    陈露明,李德忍,王冠鑫,张启发

    硒锑矿是一种锑的硒化物新矿物,化学式为(Sb_(1.87)Hg_(0.06) Cu_(0.05) As_(0.01))_(1.99)(Se_(2.99)S_(0.02))_(3.01),产于贵州省504铀汞钼多金属矿床内的含铀方解石脉中。颗粒细微,几微米至十几微米,呈他形粒状和自形针状,集合体为放射状。肉眼观察为黑色。反光显微镜下为白色、非均质。R′_α=39.7,R′_γ=42.2。计算密度为5.88g/cm~3。晶胞参数:a=1.1593(3);b=1.1747(3),c=0.3984(1)nm。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bnm。共生矿物有硒汞矿、白硒铁矿、硒铅矿以及尚未确定的大量硒矿物。此外,还有黄铁矿、胶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辰砂、沥青铀矿,赤铁矿和方解石。其形成温度为135~148℃。

    1993年01期 7-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52 ]
  • 蒙脱石+伊/蒙混层+伊利石等粘土矿物混合物相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模拟定量法

    陆琦,刘惠芳,雷新荣

    本文提出粘土矿物(特别是含伊/蒙不规则混层粘土矿物)混合物相的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模拟定量法。着重解决在蒙脱石-不规则伊/蒙混层粘土矿物-伊利石组合中,伊/蒙混层粘土矿物的定量分析计算。模拟定量法是对以前的各种粘土矿物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的补充。用纯净的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及各种伊/蒙混层比的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配制了各种不同组合的粘土矿物混合样品,制成定向薄膜片,进行了X射线分析,讨论了各种组合的粘土矿物混合物相X射线衍射图谱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粘土混合物相定量分析的方法。

    1993年01期 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1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78 ]
  • 山西高凡银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在预测深部矿体中的应用

    胡楚雁,叶卫琴,余成华,侯金元

    高凡银金矿床的黄铁矿在矿化空间上表现出:由上往下晶形{100}减少,{100)+{210}增多,X_(py),由高负值变为低负值;在单号勘探线一侧Cu、Co、Ni、K_p和爆裂温度趋于增高,As,Ag和a趋于降低;在双号勘探线一侧则显示相反的特征。分析表明,本矿床目前控制矿体仍属上部矿体,深部矿体主要位于单号勘探线一侧,且矿化较好,双号勘探线一侧深部主要显示边部矿化特征,矿化相对较弱。

    1993年01期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8 ]
  • 构造动力作用下石英的成分和形变特征——以海南戈枕断裂金成矿带为例

    颜文,傅平秋

    对戈枕断裂金成矿带石英成分和形变特征的研究表明,构造控制了本区金矿床的分布和矿化强度。石英中微量元素Al、K与金矿化密切相关,Al、K是本区构造成矿过程的两个灵敏指示元素;石英的形变程度在时空上具一定的规律性,并与金矿化的强度在时空上的分布基本一致。

    1993年01期 30-36+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44 ]
  • 且干布拉克蛭石的矿物学研究

    许荣旗,曹俊臣

    本文对产于新疆且干布拉克的我国最大蛭石矿的组成、结构和谱学特征做了系统的阐述。研究表明:且干布拉克蛭石是由金云母风化而成。由于风化的不完全,该蛭石保留了许多金云母的特征。该蛭石不是个严格矿物学意义上的蛭石,它是由金云母、严格矿物学意义上的蛭石、以及两者组成的多种混层矿物的混合物。金云母风化过程中可能有杂质铁相生成。蛭石的颜色和多色性,可能起因于其中的O~(2-)→Fe~(2+23+)和Fe~(2+)→Fe~(3+)

    1993年01期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21 ]
  • 山东蓝宝石的呈色机制

    丁振华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顺磁共振、吸收光谱等手段,着重研究了山东蓝宝石的吸收光谱特征,讨论了它的呈色机制,并简单论述了其改色的可能性。20000~10000cm~(-1)范围内的电荷转移跃迁是造成蓝宝石不同色调和颜色的主要原因,Fe~(2+)-Ti~(4+)、Fe~(2+)-Fe~(3+)、Fe~(3+)及O~(2-)-Fe~(3+)等吸收峰(带)的强弱和相对强弱决定了蓝宝石的具体颜色。如何协调这几个吸收峰的吸收强度是蓝宝石改色的关键。

    1993年01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2 ]
  • 青藏高原钠硼解石在水中溶解行为的研究

    陈若愚,夏树屏,高世扬

    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对钠硼解石在水中10~40℃的溶解行为进行了研究,计算了它的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溶解热和溶解熵,指出在低温下钠硼解石是稳定的矿物,在高温转化为白硼钙石,为地球化学和地质化学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

    1993年01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8 ]
  • 碱性玄武岩中的某些巨晶单斜辉石——Ⅰ: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

    章礼明,傅平秋,郁开北

    应用探针分析所获化学成分(加以一定限制的),对辽宁宽甸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3个巨晶单斜辉石进行晶体结构测定与修正。最终R因子分别为0.0239,0.0213和0.0196。结构中M2分裂为M 2和M 2′,分别由Ca~(2+)、Na~+等较大半径阳离子和Mg~(2+)、Fe~(2+)等较小半径阳离子占据。通过键价分析,阐明了M2′相对于M2的位移趋向及其配位情形。此外,讨论了Al的占位及其成因意义。

    1993年01期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2 ]
  • 东坪等金矿床中几个金矿物的初步研究

    蔡长金

    笔者于1987年以来在东坪金矿床和金厂峪金矿床中发现了几个金矿物,从成分和物性看,可能为新的金矿物,暂以金矿物A,金矿物B,金矿物C代之。金矿物A可能为金-铅合金与二氧化碲的混晶矿物,即(Au,Pb)_3·TeO_2;金矿物B可能为金铅的碲酸盐Au_4(PbO_3)[TeO_4]_2;金矿物C可能为金银的碲化物AuAgTe_2。此外在东坪矿床还发现了亮碲金矿;在沃溪金矿发现了方锑金矿,系国内报道的第三个产区。由于矿物颗粒细微,都未获得晶体结构数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993年01期 65-71+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4 ]
  • 湘南坪宝多金属成矿带方解石的某些标型特征

    李荣清

    方解石是黄沙坪、宝山两矿区中的主要脉石矿物,按其产状可分为三类:Ⅰ.产于远离矿体的灰岩中I;Ⅱ.产于近矿结晶灰岩内;Ⅲ.与硫化物共生。从Ⅰ至Ⅲ,方解石的Mn和REE含量增高;热发光强度、δ~(13)C和δ~(18)O值降低,这些标型特征可作为同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1993年01期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26 ]
  • 首次发现锰副硅灰石

    雷蕴芬,林月英,张德全,王五一

    锰副硅灰石是副硅灰石一个新变种矿物,为国内外首次发现。产于我国内蒙古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中。矿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_(2h)~5-P2_(1/c),晶胞参数a=1.47213,b=0.70489,c=0.69055nm,β=95.827°±0.03,V=0.71289nm~3,Z=12。化学分子式为(Ca_(0.75)Mn_(0.19)Fe_(0.068))_(1.00)Si_(1.00)O_3,属于硅灰石亚族矿物。

    1993年01期 79-83+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1 ]
  • 火山岩中莫来石的发现

    曾广策,潘宝明,沈上越,覃业东

    莫来铁尖晶岩中的莫来石是首次发现的一种火山岩型莫来石。在全岩X射线粉晶衍射图上莫来石的d值(nm)为:0.5378(5),0.3428(9),0.3385(10),0.2693 (4),0.2545(5),0.2295 (2),0.1601 (2),0.1542 (4),0.1443 (2)。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莫来石的成分(%)为:SiO_2 28.96,TiO_2 0.53,Al_2O_3 67.13,FeO 3.06,MnO 0.05.MgO 0.02,Na_2O 0.21,K_2O 0.02,Cr_2O_3 0.05, NiO 0.02。这种莫来石是从玄武岩浆演化后期产生的富Al_2O_3、FeO(Fe_2O_3)和贫SiO_2的莫来铁尖晶岩浆中直接结晶而成的。

    1993年01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Ag_2S高温相变的初步研究

    龚国洪,张宝贵,樊文苓

    Ag_2S有低温单斜变体a-Ag_2S和高温等轴变体β-Ag_2S,前者称螺状硫银矿(Acanthite),后者称辉银矿(Argentite)。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20多个样品包括人工合成Ag_2S和国内不同产状Ag_2S详细观察、分析测试和反复实验后,认为:①至今可能还未发现天然等轴变体的辉银矿Ag_2S,亦无X射线粉晶数据报道。②Ag_2S从低温单斜到高温等轴变体的相变温度不可能是173,179或180℃,而是在550~680℃之间。

    1993年01期 87-9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安徽省嘉山县官山沉积型坡缕石的矿物学研究

    刘长根,蔡克勤

    官山坡缕石矿物为典型的沉积成因,结晶程度低、化学成分较复杂,以富Fe_2O_3为特征。矿物在380~580℃热脱水过程中TG曲线近于连续,因此,推测其存在结晶水(OH_2)和结构水(OH)同时脱失的温度区域。X射线粉晶衍射数据中,矿物的(121)、(161)面网衍射不同程度地发生分裂,应属于单斜晶系,但单斜角β近于90°。矿物红外光谱特征和摩叶根标谱类似,只是由于Mg~(2+)、Al~(3+)等八面体阳离子占位率的变化引起部分振动频数的微小飘移。

    1993年01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2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