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清镇陨石(EH3)硫镁矿微量元素化学特征

    陈永亨,王道德,E.佩里卡

    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和中子活化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清镇陨石(EH 3)中硫镁矿的化学组成和微量元素分布、硫镁矿携带了部分HREE、高度富集钪等难熔亲石元素,论证了该矿物的高温成因,REE丰度可能与陨硫钙石互补。该矿物含有钠-硒组分,可能是顽火辉石陨石独有的组分。铬归一化的钠-钴(原子比)相关关系具有CI一致的趋势,表明其母体来自太阳组成的气体星云。

    1993年03期 197-203+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1 ]
  •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型铬铁矿中固体包裹体矿物化学成分研究

    白文吉,李行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型(豆荚型)铬铁矿矿床分布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的蛇绿岩套内的贺根山岩块中。该蛇绿岩块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积岩和基性熔岩组成。铬铁矿矿体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相内的纯橄岩脉内,或被薄层的纯橄岩(数厘米到数米)外壳包围,矿体成群和成带分布。 在铬铁矿矿石中发现多种固体包裹体矿物,如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韭闪石、硬玉、钠长石、钛钠金云母等。这种特殊的固体包裹体矿物组合反映了铬铁矿矿床的成因或形成环境。

    1993年03期 204-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40 ]
  • 氟碳钙铈矿及B_2S规则混层矿物型体间共晶格取向连生的透射电镜研究

    吴秀玲,杨光明,潘兆橹

    共晶格取向连生或体衍生是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的重要特征。本文报道了该系列矿物中氟碳钙铈矿不同多型体间的8种共晶格取向连生以及B_2S规则混层矿物两种多型体间共晶格取向连生现象的研究结果。这9种共晶格取向连生现象均为首次发现。电子衍射和晶格象研究表明,在钙-铈氟碳酸盐B_mS_n型系列矿物中共晶格取向连生的微结构特征及其变化相当复杂。

    1993年03期 214-219+295-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34 ]
  • 富碱岩长石结构态及其地质意义

    周玲棣,金志升,孔祐华

    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16个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体长石的结构态,获得了122个数据,并对样品进行探针或化学分析。这些富碱岩都以碱性长石为主,有单斜、三斜钾长石,以及由它们和钠长石组成的条纹长石。钾长石分属各种结构态,钠长石有中、低钠长石,钾、钠长石在一些岩体中体现了由高→低结构态有序化演化进程。长右结构态与矿物温度计所获得的资料得到了很好的对照,表明了长石Si/Al有序程度主要受结晶温度的影响。

    1993年03期 220-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9 ]
  • 硼酸盐矿物的振动光谱研究——Ⅱ:红外光谱特征

    查福标,谢先德,彭文世

    本文通过观测在不同温度下加热过的硼酸盐矿物的红外光谱,并与喇曼光谱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红外光谱谱带的归属。结果表明,通过观测不同温度下加热过的样品的谱带特征有助于谱带的归属。

    1993年03期 230-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5 ]
  • 铊-锗-硫三元素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杨家(王余),Gunter,H.Moh

    本文用抽真空石英管在干体系中对Tl-Ge-S三元系在300℃等温切面相关系和沿Tl_2-GeS_2及Tl_2-GeS变温切面假二元系相平衡进行了实验研究。 Tl-Ge-S三元系在300℃为三个液相区与三个二元相、八个三元相(包括三个固溶体)和十四个两相区、二十四个三相区稳定共存的复杂相关系。本实验首次合成了三个三元相(Tl_2Ge_(1-x)S_2、Tl_5Ge_(13)S_(24)、TlGe_3S_5)和三个固溶体相,即S·S·a(Tl_2~+Ge~(4+)S_3~Tl_2~+Ge_2~(2+)S_3)、S·S·b(Tl~+Ge_(0.5)~(2+)Ge_(0.5)~(4+)S_2~Tl~+Ge_3~(2+)S_4),S·S·c(Tl~+Ge_2~(2+)S_3~Tl_2~+Ge_5S_6)。

    1993年03期 237-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 某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闵茂中,孔令福,张国文,江仪

    本研究采用化学浸取、化学物相、光谱物相、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查明,某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矿石中的银以自然银独立矿物显微包裹体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根据该铀矿床研究资料,确定矿石中的自然银、含银方铅矿是在300~100℃温度区间,距今65.0~30.7Ma期间形成的。

    1993年03期 244-24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2 ]
  • 自然金-银类质同象系列矿物晶胞参数变化规律及其表述方程

    姜跃先

    本文提出了自然金-银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晶胞参数与金、银原子数百分比成二次函数关系,推导出了表示二者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式。利用该方程式,可以用金原子数百分比计算出晶胞参数,反之亦然。并且从金、银二者的电负性出发,对a值的变化作了解释。

    1993年03期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1 ]
  • 江西万年虎家尖银金矿床主要银矿物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徐磊明,吴澄宇,白鸽,何全泊

    虎家尖银金矿床的主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银矿-螺状硫银矿、脆银矿、辉锑银矿、硫锑铅银矿、辉锑铅银矿、捷辉锑银铅矿等;矿化包括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和银硫盐阶段;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约7%重量NaCl)、中低温(254~175℃)热液;成矿体系压力约150MPa,lgfs_2变化于-18.5~-10.0;lgfo_2变化于-41.6~-32.0间,f_(co_2)高于(6.03~0.32)×10~5Pa,温度下降、人_(S2)降低导致银、金的硫氢配合物分解,银、金矿物沉淀析出。

    1993年03期 254-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2 ]
  • 湖南锡矿山锑矿床氧化带的自然硫

    蒋永年

    本文研究的自然硫产于锡矿山锑矿床氧化带底部。它的特点是晶体细小且晶面众多,其外貌颇似小的球状体。有关它的研究结果将为矿物学形态学以及晶体形态与成因的联系(成因形态学)提供新的资料,

    1993年03期 263-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 大方不规则伊/蒙间层矿物研究

    肖金凯,蔡秀成,黄伯钧,许祖鸣

    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分析、理化性能测试和镜下观察等手段,确定了贵州大方猫场含黄铁矿粘土岩中主要粘土矿物为伊/蒙不规则间层矿物,其间层作用类型为R=1,即累托石型有序间层。

    1993年03期 268-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7 ]
  • 新疆齐求Ⅰ金矿床毒砂及其在金的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贺义兴,胡大干,姚杰

    所研究的毒砂形成两个成矿阶段。成矿前阶段的毒砂具有颗粒粒大、裂隙发育和明显的成分环带等特征。成矿前的裂隙为金的迁移和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成矿期阶段的毒砂颗粒细小,无成分环带。根据形态、分布规律和成分特点,成矿期毒砂可划分为两个世代:早期的,自形程度高,无明显成分异常;晚期的,他形晶,含砷低。毒砂的特性反映了金的成矿作用的演变过程。

    1993年03期 277-28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 河南信阳地区的变形珍珠云母

    翟淳,徐德明,王奖臻,王国芝,龚夏生

    我们发现于信阳地区的珍珠云母是我国的首例原生钙质云母、该区的珍珠云母和白色云母与十字石都呈残斑共生于变余糜棱岩中,这表明它们是含珍珠云母的十字石云母片岩糜棱岩化后的变余矿物。据矿物共生组合推测这些珍珠云母形成于较深位的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中。

    1993年03期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山东昌乐蓝宝石的颜色成因与优化

    郭涛,邵洁涟,颜慰萱

    本文对昌乐蓝宝石进行了大量的颜色指数测量。各样品的主波长虽多落在蓝紫—蓝—蓝绿区,但其纯度均很低,以致肉眼观察十分暗淡,近乎黑色。蓝宝石的颜色主要由全铁含量和Fe~(2+)/Fe~(3+)值决定。随Fe~(2+)含量的增多,蓝宝石的颜色由黄逐渐变为蓝紫色。热处理难以改变蓝宝石中全铁的含量,但可使不同价态铁的含量发生改变。昌乐蓝宝石中全铁含量太高,通常热处理效果不很理想。

    1993年03期 286-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