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一个新的铋亚碲酸盐矿物──平谷矿

    孙志富,雒克定,谭发兰,张静宜

    平谷矿是在北京市平谷县一小型金矿氧化带中发现的一种新矿物。共生和伴生矿物有褐铁矿、孔雀石、磷氯铝矿、泡铋矿、自然金、银金矿、石英、方解石和白钨矿。通常呈粒状集合体出现,单体板柱状,极为细小(0.3~0.6μm),黄绿色,玻璃至金刚光泽。实测密度=8.44g/cm3,计算密度8.64g/cm3。维氏硬度449~572kg/mm2,相当摩氏硬度5~6。反射率=13.25%,折射率>2.0,计算折射率为2.145,电子探针分析结果Bi2O379.56%、TeO220.17%,总和99.73wt%,化学式Bi5。8043Te2。1475O13理想式Bi6Te2O13。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强线3.146(100)(12)、2.841(80)(200)、2.694(20)(040)、1.695(20)(321)、1.956(10)(240)、1.631(10)(16),斜方品系,a=0.5689(1),b=1.0791、c=0.5308(1)um,晶胞体积V=0.3258um3,Z=1。

    1994年04期 315-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矿物双峰矿──铱的二碲化物

    於祖相

    双峰矿产在纯橄榄岩体铬矿体中。在铬矿石及矿体邻近的砂矿中均可找到,呈块状聚集体或板片状与硫铱矿、锇自然铁矿紧密共生。直径0.5~0.2mm,脉状的宽0.05~0.10mm,长0.5~1.0mm。金属光泽。条痕黑色。H(M)3。VHN20108kg/mm2(平均)。解理:(0001)完全。性脆。计算密度为10.14g/cm3。反射色:亮黄白带蓝色调。内反射无。非均质性中等,偏光色为淡蓝或淡黄。双反射或反射多色性在空气中或油中均未见。9个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平均(与范围):S0.3(0.2~0.5),Fe0.0(0.0~0.1),Ni0.0(0.0~0.1),Cu0.2(0.1-0,3),As0.0(0.0-0.0),Rh0.0(0.0-0.1),Sb0.0(0.0-0.0),Te56.7(54.8~57.9),Os0.1(0.0~0.7),Ir40.3(34.0~427),Pt1.2(1.4~5.8),Pb0.0(0.0~0.0),Bi0.4(0.3~0.8),总量99.2Wt%,实验式为:(Ir0.93Pt0.03Cu0.01)20.97(Te1.97S0.04Bi0.01)Σ2、02。9条最强X射线粉晶衍射线hki,d,I为:101,2.85(100);102,2.10(80);110,1.95(60);103,1.580(70);202,1.435(50);211,1.250(50);212,1.160(60);1.14,1.110(70);105,1.0276(50)。以X射线粉晶数据指标化获

    1994年04期 32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煤的激光微区质谱及其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的对比研究

    侯孝强,任德贻,毛鹤龄,雷加锦

    作者首次使用激光微区质谱技术分析了煤中有机显微组分,描述了其谱图特征,发现不同地区煤样和同一地区煤样的不同显微组分其激光微区质谱(LAMMS)特征不同,反映了它们化学成分和结构上的差异。作者还将激光微区质谱技术(LAMMS)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技术的优缺点作了初步对比,认为TOFSIMS/LAMMS两种技术结合起来是煤的微区分析较好的选择。

    1994年04期 327-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前馈神经网络在矿物识别方面的应用

    席道瑛,张涛

    本文首先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现状,然后着重阐述BP人工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以蓝宝石的产地识别和石榴子石分类识别作为具体实例,用此说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矿物学中的应用,最后对识别结果及BP算法本身进行了讨论。

    1994年04期 335-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山东金伯利岩蒙山矿(mathiasite)研究的新进展──上地幔含大阳离子Cr、Ti、Fe氧化物矿物研究之三

    陆琦,周湖云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金伯利岩及其它地幔岩中发现的K、Ba、Ca、REE的Ti-Cr-Fe-Mg氧化物矿物的研究现状,包括沂蒙矿系列、蒙山矿系列及柱红石系列。在此基础上概括性地总结了笔者近一、二年对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中蒙山矿矿物所进行的微区矿物学方向研究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①揭示了K、Ba、Ca、REE等半径较大的元素在蒙山矿中的不均匀分布特点;②首次在金伯利岩中发现了蒙山矿系列矿物的Ca端元——Ca蒙山矿及K-Ba-Ca三个端元蒙山矿在同一矿物颗粒中的共存现象;③进行了高分辨透射电镜工作,拍摄了晶格条纹象,从而完善了蒙山矿的晶体结构资料;④确定了蒙山矿后期熔融交代形成的多种矿物相。这些研究成果,证实了地幔交代作用的存在和复杂性,应引起矿物岩石学界的充分重视。

    1994年04期 34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广西灌阳地区碳酸盐岩层滑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系统

    钱建平

    灌阳地区碳酸盐岩中的层滑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系统具有典型的结构分带性、变形二重性和成分互补性。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Cu→Fe3+→V→Si→Al→Mn→Ba→Ni→Sr→Ag→Bi→Ga→In→Pb→Fe2+→Cr→Co→Zn→Mg→Ca→CO2的稳定性递减序列。影响构造地球化学分异的因素是原岩的性质、应力、温度和流体。构造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类型有:动力分异作用、压溶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层滑断裂带并非还原环境,碳质富集源自有机碳的氧化。Sr是高应力环境同构造重结晶方解石带的特征元素,Zn是低应力环境裂隙充填型方解石脉的特征元素。

    1994年04期 348-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云南个旧矿区斜方辉铅铋矿、硫锑铜银矿和含锌、银锑黝铜矿矿物学初步研究

    高合明

    作者在云南个旧矿区发现了斜方辉铅铋矿、硫锑铜银矿和含锌、银锑黝铜矿,并对矿物进行了显微鉴定,显微性质测定,电子探针分析以及线、面电子探针扫描分析等初步研究。

    1994年04期 357-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兰坪—思茅盆地脉状铜矿床黝铜矿的矿物化学

    颜文,欧阳自远,李朝阳,甫为民

    本文对云南兰坪—思茅盆地脉状铜矿床中黝铜矿系列矿物的组成、时空变化特征及组分间的关系作了系统阐述。结果表明,本区脉状铜矿床中的黝铜矿系列矿物以砷黝铜矿[Cu12(As,Sb)4S13]占优势;系列组分本身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带性;黝铜矿系列组分中Ag与Sb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而Ag与Cu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以上结果为本区铜矿床成因的确立及实际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1994年04期 361-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的矿质来源──以铅同位素组成为依据

    张乾,潘家永

    本文以铅同位素组成为线索,讨论了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矿质来源,得出了该类矿床矿质的岩浆源、岩浆与围岩混合源及多源混合源三种来源。

    1994年04期 369-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辉石中(2n+1)×0.45um宽度堆垛的结构观察与模型推导

    王岩国,黄婉康,龚国洪

    在斜顽辉石加温产物中观察到1.35和2.25um宽度堆垛,前者属单斜晶系。这些(2n+1)×0.45um宽度堆垛可以由辉石的Si-O链错排引起。按单斜辉石或斜方辉石的Si(A)、Si(B)链结构数据所计算的1.35um堆垛,多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范围是a=1.357~1.420,b=0.886,c=0.516nm,β=96.1°~108.3°;当斜方辉石的Si-O链作Si(A)Si(B)St(B′)排列时,1.35um堆垛应为斜方晶系。计算的2.25um堆垛的晶胞参数是a=2.255,b=0.886,c=0.516nm,β=73.8°。

    1994年04期 373-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英环带结构填图有效性研究──以胶东乳山金矿为例

    李胜荣,陈光远,邵伟,孙岱生

    本文在胶东乳山金矿热液石英环带结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矿物学填图参数,即石英环带韵律数。试验表明,石英环带韵律数等值线图可以反映热液活动的轨迹,并能指示矿质富集的地段。

    1994年04期 378-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黄铁矿中不可见金存在形式的实验研究──以冀东金厂峪金矿为例

    廖香俊

    不可见金存在于世界许多金矿的黄铁矿中。本文以冀东金厂峪金矿为例,对黄铁矿中不可见金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黄铁矿金含量的多点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研究表明,黄铁矿中不可见金大部分是呈链状排列的超显微金(粒度小于0.5μm的自然金)。黄铁矿的分步溶解实验、电子顺磁共振(EPR)及穆斯鲍尔谱研究证实黄铁矿中12.96%的不可见金以离子状态进入黄铁矿晶格代替Fe2+。

    1994年04期 383-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黔中铝土矿及其赤泥中钪的某些特征

    肖金凯,雷剑泉,夏祥

    本文论述了黔中铝土矿和其紧密伴生硬质粘土岩及其炼铝残渣赤泥中的钪和稀土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通过淋滤实验、酸处理实验、人工合成方钠石及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探讨了钪在赤泥中的赋存特征。

    1994年04期 388-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江苏宜兴东岭逆冲断层带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杜定全

    宜兴东岭逆冲断层带是一条脆性剪切带,断层带内不同变形程度的断层岩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上有明显的集散规律,随着岩石变形程度的增加,SiO2的含量相对降低,除FeO以外的其它主元素和除Li以外的微量元素则相对富集,即在断层岩变形过程中,SiO2自变形相对强烈的断层带中心向两侧的硅化带迁移,除FeO和Li之外的其它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则自断层带两侧向中心迁移。这种迁移趋势是受各元素本身构造地球化学特性所制约。

    1994年04期 394-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外有机包裹体研究的某些进展

    施继锡,兰文波

    1994年04期 399-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固定铵的矿物学研究

    罗泰义,高振敏

    1994年04期 404-4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第十六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简介

    周玲棣

    1994年04期 408-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评选委员会──关于第五届侯德封奖评选结果的公告

    1994年04期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