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一组锑-铋硫盐矿物共生组合及合成辉铁锑矿-硫锑铋铁矿系列的实验研究

    李九玲,张桂兰,亓锋

    本文在研究广西大厂矿田产出的一组细密交生的锑-铋硫盐矿物共生组合基础上进行了矿物合成及元素代换实验。成功地合成了硫锑铋铁矿并确认了锑-铋不完全代换报成的辉铁锑矿-硫锑铋铁矿系列。

    1998年02期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4 ]
  • 安徽省马山矿区硫化物矿石中黄铁矿与磁铁矿的后成合晶

    顾连兴,张文兰,尹琳,周兵

    在安徽省马山矿区的硫化物矿石中,黄铁矿与磁铁矿呈后成合晶交代磁黄铁矿的结构,是成矿系统物理化学条件向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铁矿三相点演化的产物。系统经过三相点的几率甚小,因而这种结构在矿石中十分少见。

    1998年02期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1 ]
  • 云开地块西北缘那蓬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王江海,孙大中,常向阳,邓尚贤,张湖,周汉文

    分布于罗定—广宁断裂北侧的那蓬岩体是典型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它富含堇青石、红柱石和夕线石等富铝矿物。采集于滨北新珠塘采场的花岗岩包含两类石即短柱状和长柱状晶体。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下交点年龄为418±12Ma,而上交点年龄为1607±96Ma,它们分别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和源岩时代。故那蓬岩体是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

    1998年02期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16 ]
  • 富碲马营矿[Ir(Te,Bi)_2]──马营矿的新变种

    於祖相

    富碲马营矿产在纯橄榄岩铬矿体中。在铝矿石及矿体附近的砂矿中均可找到。呈粒状自形结构,直径0.01~0.15mm。与硫铱矿(IrS2)、双峰矿、高台矿、马营矿及(Fe,Ni)9Cu3Ir6S20等紧密共生。有的呈脉状,宽0.1~0.2mm,长1.2mm。金属光泽。不透明,钢灰色,粉末黑色。HM=3.7。VHN50=161kg/mm2(范围132~215kg/mm2)。无解理。无断口。性脆。计算密度为12.2g/cm3。反射色亮白带淡黄色调,内反射无,均质性,双反射与反射多色性无。5个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平均为(%):Cu0.3,Te32.9,Ir34.7,Pt2.7,Bi28.2,总量98.9。实验式根据原子数3计算为:(Ir(0.92)Pt(0.92)Cu(0.01));(1.00)Bi(0.68)Te(1.31)。简化后的理论式为Ir(Te,Bi)2,而(Ir:Bi:Te=3:2:4)。6条富碲马营矿是强X射线衍射hki、d、I为:210,2.89(60);311,1.95(100);511,1.246(70);520,1.204(60);440,1.145(60);533,0.9891(60)。根据X射线粉晶指标化求得马营矿为等轴晶系,空间群:Pa3,a=0.6486(4)um,V=0.2729nm3,Z=4。富碲马营矿是本文作者对马营矿研究的继续与补充。

    1998年02期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硅藻土的矿物组合和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张惠芬,王辅亚,冯璜,温桂兰,王德强,何宏平

    该文主要论述不同硅藻土矿床的矿物组合和电子顺磁共振测试结果,并探讨硅藻土中铁的存在形式和硅藻土的加热相变。

    1998年02期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4 ]
  • 榴辉岩中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地质温度计

    傅斌,郑永飞,李一良,李曙光

    通过对大别山双河榴辉岩的实例研究,对石榴子石-单斜辉石地质温度计的应用性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与其他地质温度计(如氧同位素温度计)相比较,结合动力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石榴子石-单斜辉石温度计的应用。该温度计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榴辉岩的顶峰变质温度,并且使恢复岩石体系的冷却历史成为可能。

    1998年02期 14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74 ]
  • 滇东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特征与矿床成因

    周建平,徐克勤,华仁民,赵懿英,朱金初

    滇东南一些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如个旧锡矿和都龙锡矿、白牛厂大型银、锡多金属矿床下部均有燕山期花岗岩发育,因此,个旧和都龙锡多金属矿床大多数人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笔者对上述三个矿床的矿石矿物组构、成分以及它们的共生组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大量海底喷流沉积结构构造。值得一提的是在岩体接触带附近的块状硫化物矿体中发现了鲕状结构和丝状管形虫等证据,而这些矿体曾被认为是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对这些矿区硫化物矿物学的研究为这些硫化物的喷流沉积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本文依据新的发现对滇东南三大锡、银多金属矿床的异同和成因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1998年02期 158-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6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7 ] |[阅读次数:129 ]
  • 改性石灰粘土固化剂的研究

    刘顺妮,林宗寿,陈云波

    通过运用正交试验和XRD等方法,研究了改性石灰粘土固化剂的最佳配比及各种外加剂的增强机理,试验表明:对于最佳含水量的土壤,改性石灰粘土固化剂的最佳配比为:生石灰84%,石膏3%,硫酸钠5%,硫酸铝8%。用它固化的土壤州抗压强度比同一条件下用生石灰固化的土壤提高56.9%。外加剂的作用机理在于使稳定土早期形成较多的钙矾石。

    1998年02期 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79 ]
  • 南华砷铊矿床铊黄铁矿的发现和研究

    张宝贵,王三学,张忠,王明再

    铊黄铁矿产在云南省南华砷铊矿床中,是钻的主要工业矿物。矿物是浅黄白色,金属光泽,条痕黑褐色。呈微粒和结核状分散在砷铝矿石中。矿物粒径0.001~0.028mm,HM=5.4,VHN100=514kg/mm2,D=5.2。共生矿物有雄黄、方铅矿、闪锌矿、白云石、石英和流砷铊铅矿等。矿相显微镜下反射色呈灰白色,均质性。电子探针分析平均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范围(%):S48.64(45.58~50.12),As5.31(3.80~6.96),Fe38.63(37.65~40.50),T16.96(514~865),总计99.56。按(Fe,T1)/(S,As)原子数1:2计算,钻黄铁矿理论式为(Fe,Tl)(S,As)2。X射线粉晶分析属等轴晶系,空间群Pa3,Z=4,a=0.5442±0.02nm,略大于黄铁矿。从矿物化学式中可看出铊和砷分别替代铁和硫,它们的含量已超出通常黄铁矿中杂质含量范围,放将其定为铊黄铁矿。矿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列馆。

    1998年02期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96 ]
  • 秦岭泥盆系卡林型金矿床载金矿物研究

    张复新

    文中提供了秦岭泥盆系卡林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和含金矿物学资料。研究了该类型金矿沉积和后期热液演化经历中的重要特征,尤其是含砷硫化物与次显微金的关系。最后,讨论了金沉淀机理、条件、金形态学及赋存状态。

    1998年02期 179-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32 ]
  • 会聚束电子衍射对葡萄石空间群的辅助测定

    赵文俞,孙振亚,叶先贤,刘祥文,赵文霞,陈敬中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测定了湖北大冶铁山矿床中的微米级葡萄石空间群。选区电子衍射几何构图法分析表明,该矿物系斜方晶系,衍射消光符号为Pn,晶胞参数为a=0.458,b=0.555和c=1.853nm。[100]和[301]方向的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研究表明,其空间群为Pncm。

    1998年02期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1 ]
  • 酸化对蒙脱石成分和结构影响的研究

    王德强,郭九皋,王辅亚,张惠芬

    通过对高州蒙脱石及其酸化产物的X射线衍射、化学全分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MASNMR)的研究发现,酸化导致蒙脱石成分和结构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研究发现,高州蒙脱石分别在八面体片和四面体片中存在六配位铝和四配位铝;其酸化产物由于八面体片内脱羟基,新出现了一类四配位铝。蒙脱石酸化后物化性能的改善至少与酸化引起的层间域中离子交换、八面体片内阳离子溶出及八面体片内脱羟基等因素有关。

    1998年02期 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6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132 ]
  • 银山多金属矿床原生分带形成的矿物溶解度原因

    张德会,岑况

    银山多金属矿床发育有序的原生金属分带,以3#和13#次火山岩的铜区作为成矿中心向上向外,由Cu-S-Au带、Cu-Pb-Zn带、Pb→Zn-Ag带→Pb-Ag带。使用多相多组分化学平衡计算程序(VCS),模拟了成矿过程中主要成矿元素的溶解度,结合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从环境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对矿物溶解度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原生金属分带形成的化学机理。研究不仅更深入地揭示了分带形成的物理化学因素,而且对进一步认识络合物在热液成矿中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1998年02期 194-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9 ]
  • 蒙皂石粘土矿物不正常转化的实例分析

    刘林玉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资料分析了一个蒙皂石粘土矿物不正常转化的实例,发现岩石组分是蒙皂石转化出现滞后现象的内在因素,在蒙皂石转化剖面上缺失迅速转化带是岩石组分分带性的结果,蒙皂石粘土矿物的不正常转化改变了碎屑岩的孔隙发育特征。

    1998年02期 20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低温烧结成瓷实验中黄磷渣的热转变

    刘世荣,肖金凯

    利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黄磷渣及其与多种粘土配比样在室温至1230℃温度范围内的热转变规律,表明在成瓷温度范围内黄磷渣参与成瓷作用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环硅灰石,其次为硅酸钙(Ca8Si5O(18)和Ca2SiO4)及变针硅钙石;黄磷渣能在较低温度下与高岭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发生固相反应,生成钙长石、白榴石、方英石和变针硅钙石,这是黄磷渣被应用于低温快烧生产陶瓷墙外砖的理论依据,研究有利于揭示黄磷渣在陶瓷工业中获得应用的机理。

    1998年02期 209-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76 ]
  • 晶体结构空间群的变化

    何铸文,杨忆,张莉

    利用有色对称理论解释了各种晶体结构的空间群转变的规律性问题。得出:一个有色空间群(子群)可能代表一个相转变,从单色空间群(母群)转变为有色空间群(干群)意味着结构或是从无序变体向有序变体转变;或是从母体结构向衍生体结构转变;……等。亦即各衍生体的空间群必定是母体空间群的有色空间群(或子群)。

    1998年02期 21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17 ]
  • 玻镁安山岩中辉石枝晶的形貌与晶体生长方式

    谭劲,赵珊茸,莫宣学,邓晋福

    川西乡城地区的玻镁安山岩基质中辉石微晶具有奇特的枝晶形貌。通过高倍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较详细地分析了辉石枝晶的形貌细节。辉石枝晶一般发育三级分枝,各分枝间以近于90°和110°交角沿单斜辉石结晶学主轴方位优先生长,各级分校具有整体一致的光学性质,如同单个晶体。玻镁安山岩浆流动性大,呈薄层状。快速冷凝作用和强的结晶能力是辉石枝晶发育的前提条件。初步探讨了在远离平衡态结晶时,辉石枝晶生长方式和界面稳定性对晶体形貌的控制作用。

    1998年02期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7 ]
  • 阿山矿之否定

    沈敢富

    作为ixiolite富Nb端元成员的新矿物,阿山矿历来存在疑义与争议,虽然,阿山矿事实上得到IMACNMMN的追认。阿山矿原型标本的再研究揭示,该矿物尽管和ixiolite等结构,但其化学成分并非Nb>Ta,而是Ta>Nb;其U3O8的含量远非23,81%,仅有0.63%;Mn>>Fe,不是Fe>Mn;等等。显然,阿山矿不具备ixiolite富Nb端元成员的基本前提,应于否定。否定阿山矿的申请,已获IMACNMMN正式批准。

    1998年02期 230-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硅酸盐细菌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

    连宾

    1992年在贵阳郊区玉米地中分离出一株硅酸盐细菌GY92,为探求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对采用的有关材料和方法、相关实验所获的GY92个体形态及培养特征、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及其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等结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就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1998年02期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112 ]
  • 贵州二叠纪—三叠纪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

    南君亚,叶健骝,王筑明,周德全

    通过对贵州二叠纪和三叠纪地层沉积岩相、古生物组合、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发现贵州二叠纪、早一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三个地质时期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有明显差别。其中二叠纪为潮湿的热带海洋性气候,海水相对氧化,盐度正常,平均温度为53℃;早一中三叠世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海水相对还原,盐度较高,平均温度为38℃;晚三叠世又转变为潮湿的气候,海水相对氧化,盐度正常,平均温度为44℃。,结合泛大陆演化特征,讨论了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

    1998年02期 239-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7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80 ]
  • 广西茶山锑矿区萤石成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聂爱国

    对茶山锑矿区大量出现的萤石进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萤石稀土元素具有略向左倾的平坦型和Ce强烈富集,Sm、Eu相对亏损型两种分布形式,萤石是整个热液作用过程的产物。

    1998年02期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30 ]
  • 中国新矿物种名录

    张如柏

    1998年02期 254-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