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陨石中的太阳系外物质及其同位素异常

    林杨挺,王世杰

    到目前为止从陨石中分离出的太阳系外物质有金刚石、碳化硅、石墨、Si3 N4 、刚玉及尖晶石等。除金刚石为纳米级大小外 ,其他为微米和次微米级颗粒。这些太阳系外物质主要存在于原始的球粒陨石的基质中 ,并通过化学分离的方法获得。金刚石携带分别由 p 过程和r 过程产生的Xe同位素组分 (Xe HL) ,其源区可能是超新星。绝大部分碳化硅相对于太阳系物质富2 9,3 0 Si和13 C ,贫15N ,并携带s 过程产生的各种同位素组分 ,与AGB星的理论模型十分一致。少量碳化硅具有更大程度的同位素异常 ,并划分为不同类型 (X、Y、Z、AB群等 )。其中 ,X 群碳化硅以富2 8Si和各种短寿命核素体为特征 ,表明形成于超新星。石墨可划分为四种比重类型并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 ,分别来自AGB星、新星和超新星等。Si3 N4 的同位素组成与X群碳化硅基本相同。刚玉可根据氧同位素组成划分为四种类型 ,分别来自GB星和红巨星等。对陨石中太阳系外物质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其他太阳系外成因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寻找、次微米级颗粒的同位素分析、以及太阳系外物质在不同化学群和不同岩石类型球粒陨石中的分布特征等研究 ,将为揭示元素起源、恒星演化以及太阳系形成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2000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0 ]
  • 斜方蓝辉铜矿在我国的发现及其微结构

    薛纪越,孙涛,张文兰,蔡元峰,陈武

    作者在我国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铜矿中发现了一种具有页片构造的Cu S矿物。其基质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1.756S ,与 1 969年在日本发现的斜方蓝辉铜矿的化学式一致 ,这是该矿物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该矿物页片相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1.684 S ,是笔者未曾查到有人曾描述过的一种新的Cu S矿物相。该矿物基质相和页片相混合的X射线衍射图谱上的绝大多数峰与合成斜方蓝辉铜矿的衍射峰可对应。由此 ,笔者认为上述成分略有差异的连生的两相晶体结构是相像的 ,只是Cu的缺位有所不同。根据两相混合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得到的晶胞参数为 :a=0 .787( 2 ) ,b=0 .785( 4) ,c=1 .1 0 8( 4)nm。该矿物页片相加温至60℃以上时会变成含Cu更低的新物相。笔者在文中讨论了这种具页片构造的Cu S矿物的形成机理。

    2000年0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24 ]
  • 基于GIS的岩溶地区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研究——以贵州省(原)安顺市为例

    周斌,杨柏林,洪业汤,何延波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GIS的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的组成、各参数因子的算式算法 ,以及该模型在贵州省 (原 )安顺市的应用结果。模型是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为核心 ,在GIS中建立模型各因子空间数据 ,并通过PAMAP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原 )安顺市年平均土壤流失总量为 86777吨 ,平均侵蚀模数为 4 0 9.4t/km2 ·a;轻度以上侵蚀面积 72 .7km2 ,强度以上侵蚀面积 53 .2km2 (含剧烈侵蚀面积 3 0 .9km2 )。其平均侵蚀模数与以往实测调查结果相比有 97.5%的一致性 ,表明该方法在贵州省岩溶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000年01期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155 ]
  • 江西雅山黄玉锂云母花岗岩中富磷锆石研究

    黄小龙,王汝成,刘昌实,陈小明,张文兰,赖鸣远

    雅山黄玉锂云母花岗岩是雅山复式岩体的最晚阶段岩体 ,具较高的磷含量 (WP2 O5 =0 .1 5%~ 0 .55% ) ,长石矿物是磷的主要赋存矿物 ,磷以PAlSi-2 替换方式进入长石结构中 ;锆石是雅山花岗岩重要的稀有元素副矿物之一 ,它除了高度富铪、铀外 ,与一般锆石相比 ,还表现出显著富磷的特征 ,P2 O5含量变化主要为WP2 O5 =0 .2 3 %~ 4 .96%。磷主要以 (Y ,HREE ,Fe) 3 + P5+ (Zr,Hf) 4+ -1Si4 + -1、Al3 + P5+ Si4 + -2 、P5+ Al3 + Si4 + -1Zr4 + -1等替换方式进入锆石晶格中。富磷锆石是岩浆高度演化的结果 ,可以看成是高磷花岗岩的一种特征矿物。

    2000年01期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9 ]
  • 对矿物包裹体溶液性质的新认识——兼论含矿溶液是酸性溶液的地质证据

    陈福,龙洪波,董丽敏

    对金属矿床成矿溶液的性质 ,特别是 pH值 (酸碱度 )的确定 ,是认识含矿溶液的成因、成矿条件和成矿机理的关键。目前对成矿溶液性质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围岩蚀变矿物包裹体的测定方面 ,并得出近中性热卤水成矿的结论。作者认为 ,多数围岩蚀变矿物的包裹体溶液不能代表原成矿溶液的性质 ,“近中性的热卤水成矿”的认识有误 ,应是酸性水形成的含矿溶液成矿 ,并从矿物包裹体溶液的特征、Roedder的高金属含量的矿物包裹体溶液的发现、氢氧同位素资料、矿物包裹体中高卤水溶液的起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机理等方面论述了酸性金属含矿溶液的成因及成矿演化过程。

    2000年01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2 ]
  • 变质矿物生长的局部平衡体系——以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为例

    刘建忠,卢良兆,李铁胜,欧阳自远

    贺兰山北段孔兹岩系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 ,岩石中的特征变质矿物如石榴子石、堇青石等的成分与其周围相邻的同世代变质矿物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而与其寄生主岩成分的相关性较小 ,而贯通矿物如斜长石却与其寄生主岩成分的相关性较为密切 ,同时天然块状样品的脱水熔融实验的结果也显示 ,变质反应是在一个局部平衡体系中进行的。说明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变质反应的进行以及新矿物的形成是在一个局部平衡的体系下完成的 ,因此在矿物对温压计的使用上 ,应利用处于平衡状态的相邻变质矿物来计算。

    2000年01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30 ]
  • 二辉橄榄岩中辉石的“水”的测定

    降大勇

    本文中作者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对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拉昂错超基性岩体二辉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拉昂错岩体二辉橄榄岩中的单斜辉石为透辉石 ;该透辉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结构水 ;并且 ,其高频带相关的结构OH含量是 1 4 6× 1 0 -6。透辉石成分的这种特殊性 (含有结构OH)恰恰是其特殊的高温高压的幔源生成环境的反映。

    2000年01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6 ]
  • 滇西羊拉铜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潘家永,张乾,李朝阳

    滇西羊拉铜矿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铜矿床。本文系统研究了该矿床不同岩石、矿石、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表明 :矿区花岗闪长岩具有与壳幔型花岗岩类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 ;早期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石及其矿物中稀土元素含量高 ,富集轻稀土 ,具有负Eu异常 ,与赋矿地层碎屑岩、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似 ,反映其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壳 ;中晚期形成的夕卡岩矿石及破碎带充填 交代型矿石及其矿物中稀土总量低 ,相对富集重稀土 ,Eu异常不明显或有明显的正Eu异常 ,反映成矿物质可能来自上地幔。

    2000年01期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42 ]
  • 南秦岭龙草坪结晶杂岩锆石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李亚林,王根宝,王成善,常宏

    佛坪地区龙草坪结晶杂岩是南秦岭重要的基底岩块 ,用空气磨蚀法对锆石颗粒处理后 ,再应用单颗粒锆石U Pb法对结晶杂岩年龄进行系统测定 ;取得一系列年龄值 ,结合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 2 50 3± 4 0Ma~ 2 50 6± 2 4Ma年龄代表了其成岩年龄。早元古代克拉通化、加里东期俯冲及裂谷作用、海西期隆滑构造以及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在结晶片麻岩中都有同位素记录。

    2000年01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43 ]
  • 0.5~1.5GPa下石膏脱水过程动态监测电导率法

    朱茂旭,谢鸿森,郭捷,白武明,许祖鸣,张月明

    在 0 .5~ 1 .5GPa,1 60~ 2 55℃条件下动态监测了石膏脱水过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 ,脱水过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速率可间接地反映脱水反应的速率 ;第二阶段反映了流体中溶解离子的增多。相角随时间的变化可动态反映释放的水在矿物颗粒边缘的存在及连通性。电导率法是适用于含水矿物脱水过程动态监测及脱水过程中水的分布、迁移等动力学过程就位研究的有效方法。

    2000年01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0 ]
  • 碳酸盐矿物结合有机质——一种重要的成烃物质

    解启来,周中毅,陆明勇

    碳酸盐矿物结合有机质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普遍存在 ,其含量与沥青A相当或高于沥青A。矿物结合有机质可作为碳酸盐岩生油岩的一种重要生烃物质。它的特殊赋存形式能将有机质保存到较高的演化阶段释放出来。当模拟实验温度为 4 50~ 50 0℃时 ,矿物结合有机质大量释放 ,可释放出 70 %左右。在高压条件下 ,释放率相对较高 ,说明在深埋条件下 ,更有利于矿物结合有机质的释放。由于矿物结合有机质的贡献 ,碳酸盐岩生油岩的生油范围会扩大 ,生油、生气强度增加。

    2000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99 ]
  • 土壤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类型鉴定的探讨

    谭文峰,刘凡,李永华,贺纪正,李学垣

    用化学选择溶提、X射线衍射 (XRD)等技术 ,对土壤铁锰结核中锰矿物类型的鉴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根据 0 .1mol·L-1盐酸羟胺 (HAHC)处理前后土壤铁锰结核的XRD峰的变化 ,可鉴定出其所含的锂硬锰矿和钙锰矿 ;分析HAHC处理前后同一XRD谱线上不受锰矿物干扰的相邻层状硅酸盐矿物衍射峰与所含锰矿物衍射峰强度的比值变化 ,确定了水钠锰矿的存在 ;结合铁锰结核中与锰矿物类型相关的元素含量 ,可鉴定出其所含的钡硬锰矿和铅锰矿。

    2000年01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144 ]
  •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空间分形结构及其意义——以浙江省诸暨地区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为例

    施俊法,向运川,王春宁

    区域地球化学数据既具有确定性的特征 ,又具有随机性的特征 ,从而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具有标度不变性的特征 ,即空间分形结构。本文运用元素含量 等值线面积模型、元素含量的周长与面积模型 ,查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分形结构 ,初步探讨了其形成机制 ,并讨论了元素含量与等值线面积的空间分形模型用于划分地球化学异常与背景的意义。

    2000年01期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19 ]
  • 三家厂铜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

    田毓龙,秦德先,胡光龙,沈振兴,罗桂强

    易门三家厂铜矿位于云南易门铜矿带西部 ,按产状、矿物组合及成矿作用可分为狮山式和凤山式矿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三家厂铜矿狮山式矿床是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 ;凤山式矿床是狮山式矿床经后期构造和热液改造的产物。

    2000年01期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17 ]
  • 广东省河台金矿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遥感找矿意义

    马跃良

    本文以广东省河台金矿区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金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在金矿区上生长的马尾松和芒箕等植物对金、铜等重金属元素有较强的吸收和聚积作用 ,植物明显受到金及伴生元素的毒化效应 ,金、铜等金属元素的过量吸收 ,使植叶内的叶绿素、类葫萝卜素含量、水含量和叶面温度相应降低 ;金矿区与背景区相比 ,马尾松叶片的反射光谱特征明显变化 ,叶绿素的反射峰和近红外肩的反射率值呈上升趋势 ,红界发生了 5~ 1 0nm的“蓝移” ;这些金矿区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为遥感在植被地区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利用遥感 (TM)资料可以提取由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引起的植被光谱异常信息。从而指导探查植被覆盖下的隐伏金属矿藏。

    2000年01期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131 ]
  • ESR谱仪低温杜瓦瓶的研制及其在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唐荣炳

    文章介绍了ESR谱仪低温杜瓦瓶的研制原理和方法以及应用它在液氮温度下研究孔雀石中的Cu2 + 和天然刚玉中Ti3 + 存在形式的实验结果。

    2000年01期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2 ]
  • (古)盐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锶同位素

    刘秀明,王世杰,孙承兴,贾玉鹤,黎廷宇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海水 陆表水双元体系中锶同位素的混合原理、混合水体中87Sr/ 86Sr值与盐度的定量关系。利用Sr同位素不随生物、化学作用过程发生分馏作用及Sr与Ca化学性质相似等特征 ,地层、沉积物中生物壳体和碳酸盐岩87Sr/ 86Sr值可作为沉积水体 (古 )盐度确定的一种有用工具。文中详细地综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成岩后生作用对生物壳体和碳酸盐岩87Sr/ 86Sr原始值的影响作用 ,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0年01期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13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