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离子色谱-六极碰撞等离子质谱法同时测定水样的砷形态

    张国平,刘丛强,黄荣生

    经阴离子色谱柱分离,3mmol/LKH2PO4 K2HPO4(含3%CH3OH改进剂)的淋洗液等梯度淋洗,用六极碰撞等离子体质谱仪在线测定了三种砷形态。检出限分别为:As(Ⅴ)0.49μg/L,As(Ⅲ)0.39μg/L,DMA0.16μg/L。重复性优于6.0%,三日复现性优于6.1%。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性,测定了贵阳市饮用水源阿哈湖的湖水及入湖河水中的砷形态,结果比较理想。

    2004年04期 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沸石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黄妙良,徐纯芳,王玲玲,林建明,吴季怀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天然沸石为载体,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天然沸石负载TiO2光催化剂,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技术对沸石负载TiO2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染料,考察了TiO2负载量、催化剂用量、热处理温度等不同条件下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用天然沸石为载体所制得的TiO2光催化剂对于甲基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

    2004年04期 329-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1nm锰矿相的人工合成及其金属阳离子交换特性

    钱江初,初凤友,冯旭文

    人工合成了纯净的1nm锰矿相,并进行1nm锰矿相的离子交换实验,发现1nm锰矿相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能力,这可能是多金属结核为何能够大量富集铜、钴、镍等有价金属元素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金属离子和1nm锰矿相发生交换反应的能力也不相同,结核中几种主要的金属离子和1nm锰矿相的交换能力的优先顺序排列为:Cu2+>Co2+>Zn2+≥Ni2+>Ca2+>Mg2+,其原因可能是由于1nm锰矿相具有特殊的类似隧道结构以及各金属离子的特性不同所造成的。

    2004年04期 334-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作用

    齐德生,刘凡,于炎湖,涂华荣

    试验研究了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等温吸附,以及赖氨酸、酸碱度、温度、离体肠管吸收和透析袋透析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蒙脱石在pH2.0和pH8.0时对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13.5和628.9μg/g;赖氨酸含量为2~4mg/mL时对吸附无影响;酸碱度在pH2.0至pH8.0及温度在20℃至60℃时对吸附无明显影响;蒙脱石可减少离体肠管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收率及黄曲霉毒素B1通过透析袋的透析率。鸡小肠对黄曲霉毒素B1存在主动吸收过程。在吸附反应的初始阶段,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符合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黄曲霉毒素B1半衰期为6.3~7.3min;2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

    2004年04期 341-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蛇纹石微波辐照硫酸浸出的实验研究

    万勇,于少明,陆亚玲,王靖宇,肖正辉

    通过蛇纹石微波辐照硫酸浸出新方法的实验,研究了微波辐照强度、辐照时间、硫酸浓度、液固比及矿石粒度等因素对蛇纹石中氧化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微波辐照加热可显著提高蛇纹石酸浸速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氧化镁浸出率可达97%以上;蛇纹石酸浸渣的主要成分为无定形SiO2,化学成分与沉淀白炭黑相同。

    2004年04期 347-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绢云母表面改性的实验研究

    张敬阳,吴季怀,赵煌,吴伟端

    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方法对绢云母进行超细粉碎,通过控制进口压力、工作压力和进料速度可生产出不同粒度、径厚比的绢云母超细粉(鳞片);采用硅烷偶联剂对超细绢云母进行表面化学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比较不同改性方法的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法的改性效果优于干法,从而制备出应用性能和价值得到较大提高的改性绢云母超细粉。

    2004年04期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分子质量聚乙二醇在蒙脱石层间的吸附作用

    卢其明,孙克君,廖宗文

    用蒙脱石(Mont)吸附水溶液中不同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制备PEG/Mont复合物,采用XRD、FTIR和DTA/TG表征PEG/Mont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PEG通过置换部分层间水合离子进入蒙脱石层间通道内;PEG以单层或双层平卧于蒙脱石层间;大分子质量的PEG容易形成双层复合物,但双层复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差。

    2004年04期 35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硅灰石制备二氧化硅材料过程中的多型转变

    赵文俞,彭长琪,张清杰

    研究了1Tr型硅灰石酸解形成二氧化硅材料过程中的多型转变和浸蚀方向。结果表明:1Tr型硅灰石在2mol/LHCl溶液中的酸解浸蚀方向严格受晶体结构控制,酸解初期晶粒首先沿{100}面方向浸蚀,结果导致衍射面的衍射强度增大;随着酸解时间的延长,[SiO4]单四面体与[CaO6]八面体共棱连接方向成为主要浸蚀方向,在XRD图谱中表现为d=0.298nm衍射峰一直保持较大的衍射强度。特征衍射峰的相对强度变化特征表明,1Tr型硅灰石酸解形成二氧化硅过程中晶体结构发生了由1Tr型向2M型的多型转变,且酸解60min后的XRD图中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更接近于2M型硅灰石的衍射强度范围,其标志是d=0.299nm衍射峰成为最强衍射峰。推测d=0.298nm左右的衍射峰强度在40min前主要来自1Tr型硅灰石的衍射面,40min以后变为2M型硅灰石的衍射面,并对1Tr型硅灰石的JCPDS29 372卡片数据进行了讨论。

    2004年04期 359-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偏高岭石的微观结构与键合反应能力

    曹德光,苏达根,杨占印,宋国胜

    对450~1050℃下热变高岭石结构,尤其是偏高岭石结构进行了研究。针对晶体高岭石和非晶体偏高岭石的结构特征,采用了XRD、SEM和IR等测试技术手段进行矿物组成和结构分析。采用热重GT测试方法对高岭石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矿物化学键合材料强度试验来表征偏高岭石的反应活性。结果发现:偏高岭石中的铝氧层是化学键合反应能力的敏感结构单元,IR谱中表征Al—O键共振的817cm-1吸收峰与其化学键合反应能力相关联,存在该吸收峰的热变高岭石具有化学键合反应能力,相对吸收率越大,化学键合反应能力越高。

    2004年04期 36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9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0 ]
  • 菜地土壤和蔬菜中几种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李其林,何九江,刘光德,黄昀

    重庆市不同区县菜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差异明显。通过对不同区县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聚类分析发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无明显的区域分布规律,但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区域分布规律明显,说明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受大气影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同地点土壤和莴笋重金属Cr、Ni、Cu、Zn、As、Cd、Pb、Hg均无显著相关性,说明蔬菜莴笋重金属同土壤关系不大。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差异不大,但远郊区蔬菜中重金属含量较小,可能与远郊区大气污染相对较轻有关。

    2004年04期 373-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铜泡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李艺,赖来仁,周卫宁,覃朝科,陈孟林,崔天顺

    在云南个旧矿区的硫化物型铜锡矿床氧化带矿石中发现有铜泡石。该矿物呈绿色片状集合体产出,略具柔性,实测密度3 20,主要化学成分CuO43 51%,CaO6 96%,As2O530 16%,SO30 73%。粉晶X射线衍射线(d/nm)主要有:2 787(10),1 401(7),0 552(1),0 480(7),0 430(5),0 380(1),0 335(2),0 295(5),0 268(7),0 242(1),0 185(1),与JCPDS11 348卡片的铜泡石粉晶数据基本一致。共、伴生的矿物见有孔雀石、硅孔雀石及辉铜矿、蓝铜矿、水胆矾等,反映了硫化物铜锡矿床的氧化带特征,可作为寻找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之一。

    2004年04期 378-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华北古陆块北缘退变榴辉岩的矿物化学与退变质作用

    倪志耀,翟明国,王仁民,童英

    华北古陆块北缘退变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角闪岩相变质的早元古宙红旗营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岩相学研究显示它经历了峰期榴辉岩相、减压过程中的高压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峰期榴辉岩相的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绿辉石、金红石和石英等,变质条件为680~730℃和大于1 40~1 50GPa。在退变质早期,绿辉石分解形成钠质透辉石和斜长石(An=20 4~30 7)的蠕虫状后生合晶,榴辉岩转变成高压麻粒岩;晚期的退变质作用表现为高压麻粒岩相矿物组合转变成由钙质角闪石和斜长石(An=31 6~54 8)组成的角闪岩相矿物平衡共生组合。在结构上,主要表现为石榴子石颗粒边部的次变边、保留石榴子石假象的粒状后生合晶和保留辉石假象的蠕虫状后生合晶等,其变质温压条件为530~610℃和0 67~0 81GPa。

    2004年04期 381-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祁连西段龚岔口地区榴闪岩的高压变质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苏建平,胡能高,付国民

    在中祁连中新元古代的被动陆缘与野马南山构造单元结合部位的构造混杂岩带中发现了榴闪岩,对榴闪岩的岩石组合及其主要矿物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变质带是在约381~404℃和0.88~1.60GPa的低温高压变质条件下形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分析,认为龚岔口低温高压变质带的产出构造环境可能是在祁连加里东期洋盆封闭过程中,中祁连陆块与火山弧碰撞,陆块前缘被俯冲下插带到很深的环境中,形成榴闪岩之后,在俯冲带后退的后续构造伸展和隆起过程中上升折返至浅处形成。该高压变质带的发现对于深入研究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4年04期 391-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湘西金矿尾矿-水相互作用:2.动力学模拟

    谭凯旋,谢焱石,刘永

    从硫化物的氧化、脉石矿物的溶解、氧的扩散、水的流动和溶质质量迁移等过程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尾矿 水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对湖南湘西金矿尾矿库的数学模拟表明:早期尾矿 水的相互作用可以引起酸水的产生和重金属的释放及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前30年,随着时间增加,尾矿孔隙水逐渐中性化,污染元素含量显著降低。脉石矿物的溶解和有机物反应可降低尾矿中氧的扩散和产生酸的中和作用。尾矿库上部孔隙水中各组分含量明显高于尾矿库下部,并在约6m深处存在突变带。尾矿库的水文分带是导致地球化学分带的主要原因。

    2004年04期 398-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李军,刘丛强,王仕禄,朱兆洲,周志华,肖化云

    利用连续提取法(SEDEX)详细调查了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组成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其中磷的含量较高,受人为污染输入的影响较大,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释放。总磷的变化范围为2 05~4 05mg/g,平均约为2 80mg/g。总磷主要由无机磷组成(70%~90%),大多数无机磷为CDB溶液提取的铁结合态磷(75%~85%)。CDB溶液的n(Fe)/n(P)都较小(2 0~5 3),说明CDB溶液提取的铁主要是以无定形态存在的,并且铁与磷酸盐之间的吸附可能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除底部个别样品以外,多数样品n(Corg)/n(Norg)较小(8 8~10 6),所有样品的n(Corg)/n(Porg)都较大(135~320),表明沉积物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湖泊内源自生有机质降解时有机磷优先释放。无机磷,特别是铁结合态磷,在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沉积物—水体界面被再次释放到水体中去,这可能对湖泊的水体质量和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2004年04期 405-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云南武定迤腊厂铜矿含矿石英脉~(40)Ar-~(39)Ar年龄及其意义

    叶霖,刘玉平,李朝阳,刘家军

    对武定迤腊厂铜矿成矿期石英进行了40Ar 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得到马鞍形年龄谱,坪年龄为(784 25±0 95)Ma,等时线年龄为(783 93±8 59)Ma。地质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后期改造作用明显,并非同生沉积或成岩作用早期成矿,而与晋宁期Rodina大陆裂解有关。武定迤腊厂铜矿的形成可能是在Rodinia大陆裂解时,从深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改造成岩时期初始的矿化,形成矿床的叠加富集和最终定位,晋宁 澄江期是该矿床的主成矿期。

    2004年04期 411-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湘西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曹双林,潘家永,马东升,夏菲

    对湘西北杆子坪剖面牛蹄塘组黑色岩系进行了系统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牛蹄塘组底部黑色岩系Ni、Mo、V、U、Cu、Pb、Zn、Cd、Tl、Ba等亲硫元素与过渡元素高度富集,U/Th大于1,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与正Y异常,是海底热水沉积作用的结果。牛蹄塘组上部碳质页岩与泥质页岩亲硫元素与过渡元素明显降低,而Nb、Ta、Zr、Hf、Rb等高场强与大离子元素明显增高,表明陆源碎屑来源越来越多。

    2004年04期 415-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滇西雪山河变质岩群的矿物组成与原岩特征

    胡斌,戴塔根,胡瑞忠,谢力华

    滇西澜沧江深大断裂带中北段东侧出露中生代浅变质岩系———雪山河变质岩群,其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通过对其岩相学特征分析评价以及原岩恢复,提出该变质岩群为区内铜(金)矿(床)点的主要矿源层,其原岩主要为沉积岩,但可能有火山凝灰物质加入。

    2004年04期 420-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麦饭石中元素溶出的微结构模型探讨

    郭兴忠,杨辉,曹明

    进行了麦饭石中元素的溶出试验,结合麦饭石的矿物组成和岩石结构,探讨了麦饭石中矿物元素溶出的微结构模型,采用该微结构模型分析了颗粒尺寸、温度、时间及溶出次数对矿物元素溶出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麦饭石颗粒变小,溶出液的矿化度呈指数形式增加;麦饭石溶出次数增加,矿化度明显降低;溶出温度增加,矿化度和Sr含量增加,且增幅较大;溶出时间增加,矿化度和Sr含量增加,但增幅较小;麦饭石的矿物组成及岩石结构特征有利于矿物元素的溶出。麦饭石矿物元素溶出微结构模型可以表示为麦饭石浸入水中→界面水膜层形成→水渗入→水合作用→元素离子化→离子迁移、扩散→元素溶出,该模型进一步说明麦饭石粒度变小和溶出温度增加等都能促进矿物元素的溶出。

    2004年04期 425-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山西耿庄金矿FeS_2-Fe(Ni,Co)S_2晶须的发现与成因探讨

    黄菲,金成洙,边为民,邓江宁,赵国君

    在山西耿庄金矿区含金隐爆角砾岩体的晶洞内发现重晶石晶体中大量晶须构成了明显的环带状。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研究了晶须的物理性质、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晶须属FeS2 Fe(Ni,Co)S2类质同象系列。根据地质背景,结合同位素、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和包裹体研究成果等,讨论了FeS2 Fe(Ni,Co)S2系列晶须的成因,认为耿庄FeS2 Fe(Ni,Co)S2系列晶须是在浅成、低温条件下由幔源岩浆期后热液和大气水热液经沸腾和混合作用形成;晶须结晶的溶液饱和度低于临界过饱和度,晶须形成后经历了二次加厚过程。深入研究晶须生长原理和条件,对进一步了解耿庄成矿热液的演化和相关环境有实际意义,同时对研究矿物形貌与生长环境条件的相关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04期 429-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矿物学报2004年第24卷总目次

    2004年04期 435-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