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岫岩陨石坑石英的冲击变质特征

    陈鸣;

    直径1.8 km的岫岩陨石坑位于辽宁省岫岩县苏子沟镇。坑区基岩为下元古界变质岩,由变粒岩、片麻岩、角闪岩、透闪岩和大理岩等岩石组成。坑内充填的撞击角砾岩石英颗粒呈现典型的冲击变质特征,其中包括沿着石英(0001)、{10 11}、{10 12}和{10 13}等方向发育的多组面状变形页理,以及石英发生相转变形成二氧化硅玻璃和柯石英。产出在二氧化硅玻璃中的针状和粒状柯石英表明从二氧化硅熔体中结晶形成。石英面状变形页理的发育特点限定冲击压力高达35 GPa,而二氧化硅熔体玻璃的存在表明冲击压力高达50 GPa。当压力释放和温度升高,二氧化硅熔体首先被形成。随着压力进一步释放到2.5~13 GPa,柯石英从二氧化硅熔体中结晶析出。岫岩陨石坑中石英面状变形页理和柯石英的存在提供了矿物冲击变质的诊断性证据。

    2011年02期 v.31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1 ]
  • 赣南富城花岗岩中显微-超显微晶质铀矿的厘定及成因

    章邦桐;吴俊奇;凌洪飞;陈培荣;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厘定了存在于赣南富城强过铝质产铀花岗岩黑云母、白云母、长石中的显微晶质铀矿。根据其成分及矿物组合特征并结合U-Pb同位素年龄测定判明其属原生成因。此外,采用核诱发裂变径迹法,根据白云母探测器上存在的星点状裂变径迹中心,判断造岩矿物(长石、石英)中可能存在超显微级的晶质铀矿核晶。花岗岩中原生晶质铀矿的存在一方面印证了U在Si-O聚合程度增高的花岗岩浆中易与O2-结合形成铀-氧配位多面体的化学键能理论,另一方面也成为花岗岩具有较高产铀能力的地球化学标志之一。

    2011年02期 v.31 166-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4 ]
  • 中印度洋脊Edmond热液区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对海底成矿作用环境的指示

    王叶剑;韩喜球;金翔龙;邱中炎;朱继浩;

    对中印度洋脊Edmond热液区的丘顶和丘坡进行电视抓斗取样,获得了大量的金属硫化物等热液作用产物样品。在进行细致的矿相学分析基础上,对硫化物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Edmond热液区的黄铁矿可分3种类型,其形态标型和成分标型分别具有以下特征:Ⅰ型:呈自形立方体状,S/Fe原子数比接近于2.00,微量元素具有高Cu,低Zn、As、Pb、Ni和Ag的特点,Cu/Zn值高,平均可达4.26;Ⅱ型:呈半自形立方体状,S/Fe原子数比平均2.03,具有高Zn、Co、低Cu的特点,Cu/Zn值(平均0.04)低;Ⅲ型:主要呈胶状、莓球状,S/Fe原子数比平均2.04,具有Ag、Pb、Zn、As元素富集的特点,Cu/Zn值介于前两者之间(平均1.09)。根据硫化物中矿物共生组合关系,认为这3类黄铁矿分别对应高温、中高温和低温成矿作用,黄铁矿的形态和成分能很好地指示热液区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的演变。

    2011年02期 v.31 173-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49 ]
  • 维苏威和武尔卡诺火山碎屑物中磷灰石挥发组分的研究

    刘羽;Stoppa F.;

    磷灰石中挥发分的类质同象替换可以反映其结晶时岩浆体系的成分特点。采用扫描电镜、能谱、电子探针、X射线单晶晶胞参数测定和红外、拉曼光谱,对维苏威和武尔卡诺火山碎屑物中磷灰石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其Ca、P位置上不出现替换,主要替换形成于通道位置上。武尔卡诺磷灰石低硫富Cl,晶胞参数c/a值很小,在低压高温下形成;而维苏威磷灰石含硫稍多,通道离子主要由OH-F组成,形成于压力较大、温度较低的环境,Cl趋向于在早期喷发物中富集,而F则趋向于在晚期喷发物中富集。

    2011年02期 v.31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扬子东部冶山和山里陈埃达克质侵入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动力学意义

    资锋;王强;刘新华;邱华宁;

    冶山和山里陈岩体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块东部,毗邻郯庐断裂带东侧,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玢岩。它们的单矿物(角闪石,黑云母)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31.22±0.77 Ma和130.07±0.48 Ma。冶山和山里陈岩体具有与埃达克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如w(SiO2)>56%,高Al2O3[w(Al2O3)=14.95%~17.67%]、Sr[w(Sr)=495×10-6~2086×10-6]、Sr/Y(44~159)和La/Yb(26~68),低重稀土元素,如w(Yb)=0.82×10-6~1.56×10-6),w(Y)=9.14×10-6~20.32×10-6,无明显-正Eu异常(δEu=0.90~1.11)。另外,样品普遍具有较高的MgO[w(MgO)=2.01%~4.98%]、IMg(45~71)和Cr[w(Cr)=19.2×10-6~199×10-6]、Ni[w(Ni)=13.8×10-6~58.8×10-6]。它们的Sr-Nd-Pb同位素特征为:(87 Sr/86 Sr)i=0.7059~0.7062,εNd(t)=-14.75~-12.15,(206 Pb/204 Pb)t=16.082~16.847,(207 Pb/204 Pb)t=15.303~15.461,(208Pb/204Pb)t=35.889~36.919。冶山和山里陈埃达克质侵入岩可能是由于扬子与华北地块在三叠纪的碰撞及扬子地块东部的地壳拆离作用,导致下地壳增厚并发生拆沉熔融,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反应。郯庐断裂带两侧早白垩世时期的埃达克(质)岩可能形成于断裂带早白垩世时期由左行平移向伸展活动转变的阶段,其源动力很可能是受到滨太平洋板块构造的影响。

    2011年02期 v.31 185-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1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7 ]
  • 赣南西华山钨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魏文凤;胡瑞忠;毕献武;苏文超;宋生琼;石少华;

    赣南西华山钨矿床是一个闻名中外的大型石英脉型钨矿床。为探讨成矿流体性质以及演化过程,本文对西华山石英脉型钨矿床主成矿阶段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显微测温学研究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西华山钨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以H2O-NaCl型为主,局部发育H2O-NaCl-CO2型。流体热焓-盐度图解表明成矿流体以混合作用为主,局部沸腾在热液系统演化中作用不大。通过对沸腾包裹体的测温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西华山脉型钨矿成矿压力约为27~87 MPa,矿床形成深度约为1.0~3.3 km。

    2011年02期 v.31 201-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3K]
    [下载次数:1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316 ]
  • 河流相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为例

    谭晨曦;李文厚;张慧元;冯娟萍;郑勇;

    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下石盒子组辫状河相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分析了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处于早成岩B期至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是控制储层物性演化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了储层原生孔隙的大量丧失。自生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以及石英次生加大是造成本区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溶解作用对于储集性能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晚成岩阶段的酸性流体以及高岭石伊利石化所产生的H+是下石盒子组储层溶解作用发生的主要动力和介质。

    2011年02期 v.31 21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8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15 ]
  •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中氧化矿的研究进展与新思路

    骆文娟;方维萱;

    主要概述了个旧锡多金属矿床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个旧氧化矿的矿石类型、氧化分带情况、锡矿石中主要成矿元素(Sn、Ag、Cu、As、Mn、Pb、Zn、Au)的赋存状态以及赋存状态的一般研究测试方法。概括了表生成矿作用以及影响表生作用的几个因素,讨论了目前对于个旧氧化矿成矿机制的几种主流观点,以及前人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氧化矿研究的新思路,即以元素赋存状态为研究内容,采用人工重砂鉴定,结合各种微区测试方法,从而研究氧化矿的成矿机制、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等。

    2011年02期 v.31 221-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4 ]
  • 金刚石压腔结合拉曼光谱技术进行氧同位素分馏的实验研究

    王世霞;郑海飞;

    应用水热金刚石压腔结合拉曼光谱技术进行石英和方解石间氧同位素的分馏研究。金刚石压腔装置实现体系的高温高压条件,重氧水为提供18O的中间介质。首先给体系加压至500 MPa左右,然后升温至300℃使石英、方解石发生部分溶解,随后快速降至常温使溶解部分重新结晶,从而使矿物和重氧水之间发生同位素交换。拉曼光谱中,物质特征峰的峰强度比值与相应物质的量的比值呈线性相关,结合同位素分馏系数公式计算得出300℃时石英、方解石之间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为1.0016。此方法操作简便,实验过程采用原位测量方法,不破坏样品,避免了污染,提高了实验精度。实验数据的准确度证明了金刚石压腔结合拉曼光谱法进行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实验研究是可行的。

    2011年02期 v.31 230-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4 ]
  • 唐山大气降尘的矿物组成与微观形貌特征分析

    栾文楼;陈智贤;谷海峰;李超;蔡奎;

    应用X射线衍射线技术(XRD)和扫描电镜技术(SEM/EDX)对唐山大气降尘中颗粒的矿物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山大气降尘的主要矿物组分是方解石、石英和粘土,次为赤铁矿、石膏、白云石及长石类矿物,其它的矿物还有菱铁矿、菱镁矿、石盐、沸石、角闪石、钙芒硝和无水芒硝等;其形貌特征主要有球状、层状、片状、柱状和块状等规则形态及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等不规则形态;对XRD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表明大气降尘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为地面扬尘、建筑扬尘、工业尘及在大气环境中新生成的矿物。

    2011年02期 v.31 237-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9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17 ]
  • 河蚬壳体矿物组成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周会;刘丛强;王兵;闫慧;江伟;龚国洪;赵彦龙;丁文慈;

    河蚬是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淡水双壳类底栖动物,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在世界越来越多的淡水环境中成为优势动物种类,为研究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提供了一个范例。壳体是河蚬适应外部环境的重要器官,长期以来被认为由文石矿物组成。通过对我国黄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和西江流域河蚬壳体显微结构观察和矿物成分X射线衍射分析,我们发现文石仅占壳体矿物质平均组成的95.5%,其余为方解石、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等,平均含量各为1%左右。壳体棱柱层和薄片层中文石矿物的含量也存在系统差异,后者高出前者11%左右。河蚬壳体相同部位棱柱层文石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变化特征,淮河和长江流域文石含量较高,分别达到96.1%和97.8%。而汉水和西江流域壳体中文石矿物含量较低,平均分别为94.5%和94.2%。黄河下游和珠江流域的数据较少,但已有数据显示前者文石含量低至92.7%而后者高达98.4%。壳体文石矿物含量的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是河蚬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利用生物的适应特点保护陆地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2011年02期 v.31 243-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7 ]
  • 广西铅锑矿冶炼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

    项萌;张国平;李玲;魏晓飞;蔡永兵;

    为了解铅锑冶炼活动对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通过实地采样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对河池铅锑矿冶炼区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区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冶炼区表层土壤受到较高含量的Sb、Pb、Zn污染,As、Cd和Cu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土壤中的w(Sb)、w(Pb)和w(Zn)分别为195~2034 mg/kg、259~2261 mg/kg和365~1033 mg/kg,分别达到背景值的4.8~33.3倍、3.4~29.7倍和1.4~3.9倍。冶炼区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冶炼厂的远近关系密切,Sb、As和Pb在0~400 m范围急剧衰减,400 m范围内Sb、As和Pb分别衰减了92.5%、95%、93.7%。在400~2400 m的2000 m区间Sb、As和Pb分别衰减了64.4%、80.9%、52.1%。Cd在200 m范围内衰减了88.7%,在200~2400 m范围没有显著变化。Sb、As、Cd和Pb在400~2400 m范围呈缓慢衰减,使得重金属的影响可达很远。Sb和Pb的衰减趋势高度相似,这对于Pb-Sb的全球迁移具有相关的意义。

    2011年02期 v.31 250-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46 ]
  • Fe(Ⅲ)供应速率对无定型施氏矿物形成的影响

    柏双友;梁剑茹;王敏;周立祥;

    施氏矿物(schwertmannite)已被证实是一种具特异性能的重(类)金属吸附新材料。但在直接由Fe3+或用强氧化剂氧化Fe2+合成该矿物时,常因夹有黄铁矾类物质而降低产品纯度。通过模拟FeSO4-K2SO4-H2O临界成矾体系,发现在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作用下存在无定型施氏矿物和晶型黄钾铁矾的合成反应竞争,其中Fe3+供应速率是一个影响铁矿物形成的重要因素,较低的Fe3+供应可以抑制K+的利用,这种变化趋势对无定型施氏矿物合成是有利的。当存在少量K+等成矾导向离子时,可通过合理调低Fe3+供应速率,有利于溶液中Fe3+平缓释放,改善施氏矿物纯度,这为A.ferroxidans菌生物法中直接使用无机盐培养基合成施氏矿物提供了可能。

    2011年02期 v.31 256-2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不同氧化锰矿物对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张嵚;冯雄汉;邱国红;谭文峰;刘凡;

    合成层状结构的酸性和碱性水钠锰矿以及隧道结构的锰钾矿和钙锰矿,将其用于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光谱(AAS)、扫描电镜(SEM)、BET氮气吸附法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供试锰氧化物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微观形貌、比表面积以及光吸收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暗反应条件锰氧化物对苯酚的降解作用较弱,而UV-Vis光照能显著促进锰氧化物对苯酚的降解。光照反应12 h后,锰钾矿、酸性水钠锰矿、钙锰矿以及碱性水钠锰矿的苯酚降解率分别为92.1%、77.3%、57.4%和45.8%;对应的TOC去除率分别由暗反应时的6.3%、11.2%、2.0%和4.6%提高至62.1%、43.1%、25.4%和22.5%。4种供试锰氧化物均具有光催化活性,其大小顺序为:锰钾矿>酸性水钠锰矿>钙锰矿>碱性水钠锰矿。UV-Vis光照下氧化锰矿物光化学降解苯酚主要存在3种降解机制———苯酚的直接光解,锰氧化物的化学氧化和锰氧化物的光化学催化,其中光催化降解起主导作用。

    2011年02期 v.31 263-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95 ]
  • 淮北煤系高岭土作为FCC催化剂载体的矿物学研究

    赫军凯;王陆军;刘钦甫;程宏飞;刘威;

    利用化学分析、XRD、IR、SEM、TGA/DSC等技术,从矿物学角度对淮北煤系高岭土和苏州高岭土的性能差异进行了分析。分别以淮北煤系高岭土和苏州土为载体合成了FCC催化剂,并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淮北煤系高岭土相对于苏州土具有Fe2O3、TiO2等杂质含量高,结晶有序度低,粒度分布范围较宽,微观形貌以片状为主等特点;以淮北煤系高岭土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HC-1)的理化性能及石油裂化性能与对比样(SC-1)相当,可以满足FCC催化剂质量指标的要求。

    2011年02期 v.31 274-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7 ]
  •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中低品位磷矿的浸磷效率研究

    唐朝军;董发勤;代群威;张伟;肖文丁;霍婷婷;徐雪梅;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是磷矿石的平均品位较低,面对传统选矿工艺的诸多问题,本文采用生物浸矿方法,研究了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中低品位磷矿的浸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磷的浸出率随磷矿粉量的增加而降低;磷矿粉浓度为2 g/L时,磷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磷矿粉浓度为15 g/L时,浸出45d,磷的浸出量最大,为179.56 mg;在溶磷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降低,最后稳定在2.0左右,pH最大降幅达4.45。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中低品位磷矿中磷的浸出有很好的效果。

    2011年02期 v.31 280-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40 ]
  • Zn~(2+)改性丝光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

    王玲玲;郭佳莉;肖春妹;张海军;

    采用盐熔融法,将Zn2+交换丝光沸石分子筛制备Zn2+改性丝光沸石吸附材料。通过该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研究,了解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Zn2+改性丝光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99;Zn2+改性丝光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室温下相关系数均大于0.9。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平衡常数,推算出Zn2+改性丝光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0,吸附焓变ΔH0>0,表明吸附为自发的吸附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且吸附过程主要是物理吸附。

    2011年02期 v.31 284-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33 ]
  • 高岭石和蒙脱石吸附Li~+的实验研究

    吴雅琴;赵志琦;

    为探讨粘土矿物从溶液中吸附锂的基本特征,选取蒙脱石和高岭石与合成的含锂人工海水(ρ(Li)=1.4mg/L)在室温下进行吸附反应,探讨其吸附平衡时间、pH和水岩比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蒙脱石和高岭石与锂溶液在2 h内均达到吸附平衡。pH从4升高至8时,高岭石对锂吸附的量从33.2μg/g升高到72.4μg/g。而pH>8时,高岭石对锂吸附的量开始减小。水岩比明显的影响到高岭石的吸附能力。水岩比从50mL/g变化到100 mL/g和200 mL/g,其吸附量从25.2μg/g增加到58.8μg/g和142.6μg/g。这说明所用高岭石量足够与实验溶液达到吸附平衡,可以用本实验来研究吸附过程的锂同位素分馏特征。

    2011年02期 v.31 291-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06 ]
  • 影响高岭土中Fe(Ⅲ)生物还原的因素

    何秋香;郭敏容;陈文瑞;林玉满;陈祖亮;

    考察不同因素对异化铁还原菌(Dissimilatory Iron Reducing Bacteria,DIRB)还原高岭土中Fe(Ⅲ)的影响,通过在底液中添加不同有机酸、草酸盐、络合剂和重金属离子来研究微生物还原铁的机制。结果发现,添加草酸对微生物还原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乙酸和水杨酸则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添加草酸钠的实验表明草酸对微生物的促进作用是通过草酸根离子的作用而与草酸的酸性并无联系;络合剂(NTA)可以提高微生物异化铁还原量,而EDTA不影响铁还原的作用;Cu(Ⅱ)对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的还原活性,Mn(Ⅱ)对铁的还原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采用logistic方程对有促进作用的曲线进行拟合,发现添加草酸钠对微生物的还原铁促进作用最大。

    2011年02期 v.31 296-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6 ]
  • XSD-296树脂对铼(Ⅶ)的吸附性能及机理

    舒增年;熊春华;沈秋仙;

    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了XSD-296树脂吸附和解吸铼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树脂对Re(Ⅶ)的吸附在pH=3.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330.4 mg/g树脂,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吸附速率常数k298=3.83×10-4/s。用2.0 mol/L硫氰酸铵溶液或2.0 mol/L高氯酸溶液作解吸剂能定量洗脱。吸附机理表明,树脂功能基与Re(Ⅶ)发生了配位键合。

    2011年02期 v.31 3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8 ]
  • 《矿物学报》征稿简则

    <正>1.简介《矿物学报》是我国唯一的矿物学专业核心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报道矿物学和相关学科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矿物学研究的现状综述和动态分析,以及国内外矿物学界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等,旨在及时反映矿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2011年02期 v.31 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4 ]
  • 《矿物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正>《矿物学报》参考文献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引用先后进行排序。1引用处的标注文稿中凡引用了参考文献的内容(如观点、数据、图表),均应在引用处标出参考文献的"[序号]"。[序号]以该文献出现第一次引用的先后排序,标注格式示例如下:(1)沈主同[1]研究了人造金刚石的形成机制

    2011年02期 v.31 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