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陨石学及天体化学研究某些新进展

    王道德;王桂琴;

    陨石是来自含气体-尘粒的太阳早期星云盘凝聚和吸积的原始物质,大多数原始物质因吸积后的作用过程而改变(如月球、地球及火星样品),但有一些却完整的保存下来(如球粒陨石或球粒陨石中的难熔包体)。这些原始的物质通常依据同位素丰度特征来识别,依据其矿物-岩石学特征和成因可将已知的陨石划分许多更小的类型。陨石学及天体化学的新近进展包括:新近识别的陨石群;发现新类型球粒陨石及行星际尘粒中发现前太阳和星云组分;利用短寿命放射性核素完善了早期太阳系年代学;洞察宇宙化学丰度、分馏作用及星云源区及通过次生母体的作用过程阐释星云和前星云的记录。本文概述了早期太阳系内从星云到陨石的演化过程。依据这些资料,对早期太阳系所经历的多种核合成的输入、瞬时加热事件与星云动力学有一些新的认识,以及认识到小星子和行星体系的演化比以前预期的更快速。

    2012年03期 v.32 321-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富钙长石-橄榄石型包体与典型富Ca,Al包体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对比研究

    戴德求;王世杰;李阳;陈新跃;

    本文研究了2个富钙长石-橄榄石型包体和2个富黄长石-尖晶石型和富尖晶石-辉石型包体(分别来自宁强和南极格罗夫山碳质球粒陨石)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富钙长石-橄榄石型包体的矿物模式组成具有富橄榄石和缺失黄长石的特征,其可能是球粒和典型难熔包体之间的中间产物,是认识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钥匙。矿物岩石学特征表明富黄长石-尖晶石型和富尖晶石-辉石型包体可能是星云直接凝聚的产物,而富钙长石-橄榄石型包体经历过熔融结晶过程。富钙长石-橄榄石型包体的初始物质可能是富Al的球粒或含难熔组分的蠕虫状橄榄石集合体。矿物化学组成对比研究发现,GRV 022459-RI6中的尖晶石具有最富FeO的特征,表明包体的蚀变可能发生在高氧逸度的星云环境。

    2012年03期 v.32 341-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温高压条件下水镁石相变的拉曼光谱研究

    王世霞;郑海飞;

    本文应用金刚石压腔装置结合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原位观测了高温高压条件下水镁石的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温升至300℃过程中,随温度升高,水镁石中表征H-O对称伸缩振动的3652 cm-1拉曼特征峰向低波数移动,拉曼特征峰波数与对应的体系温度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常温条件下体系加压过程中,当压力升高至1.19 GPa时,水镁石中表征H-O振动的3652 cm-1拉曼峰向高波数移动并逐渐消失,同时产生表征方镁石的1078 cm-1拉曼特征峰,表明水镁石脱水相变为方镁石。随后压力降低过程中,表征水镁石H-O振动的3652 cm-1拉曼特征峰没有重新出现,脱水相变过程不可逆。

    2012年03期 v.32 349-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含钙铝铁水解聚合产物的矿物学研究Ⅳ:红外光谱解析

    王川;章兴华;胡智;陆洋;扬鸿波;周丽芸;朱守平;

    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分别以NaOH和Ca(OH)2作为碱化剂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Na,PAFCCa)的中红外光谱。结合分子动力学对弗雷德盐的模拟分析,本文解析了PAFCCa的中红外光谱并提出:PAFCCa中2150 cm-1峰为配位于弗雷德盐层间水分子的组合振动模式。PACCa或PAFCCa中1610,1630 cm-1共轭双峰可解释为:弗雷德盐层间结构中分别配位于Al(Ⅲ)与Ca(Ⅱ)的水分子的变形υ-H2O振动。

    2012年03期 v.32 353-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8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麻坪地区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实验研究

    苏根利;李和平;邓鹤鸣;代立东;

    本文以采自大麻坪地区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为初始实验物料,在压力1.0~3.0 GPa、温度1350~1550℃条件下进行了部分熔融实验,对实验产物进行了岩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二辉橄榄岩在1350℃开始熔融,在实验的温度压力范围内,熔融程度为10%~30%。随熔融程度的升高,部分熔融后残余岩石倾向于向富镁、低铁、低钙、低硅的趋势演化,而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则倾向于富镁、富铁、低铝、低硅的趋势演化。在岩石化学图解上本次实验中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化学组成与汉诺坝地区拉斑玄武岩的组成相近。随熔融程度升高,熔体具有从苦橄质→玄武质演化的趋势。

    2012年03期 v.32 361-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小秦岭碳酸岩的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王林均;许成;吴敏;宋文磊;唐红峰;

    小秦岭碳酸岩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其(87Sr/86Sr)i与εNd值分别介于0.70495~0.70552和-10.1~4.6之间,紧靠EM1地幔端元,但相对EM1具有低Sr和低Nd特征。Pb同位素与华北板块南缘完全不同,而是落在了南秦岭下地壳范围之内,这表明华北板块南缘下地壳或地幔已经受到南秦岭地壳物质俯冲置换的影响,即在晚三叠纪时期,秦岭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可能已经结束,转入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并进一步论述了秦岭地区三叠纪花岗岩是在深部拉张的构造环境下形成以及具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特征。

    2012年03期 v.32 370-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新疆哈密磁海铁矿床中钴的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唐萍芝;王玉往;王京彬;龙灵利;廖震;

    新疆磁海铁矿是一个富硫、富钴的磁铁矿矿床。矿床中的钴,主要产于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硫化物中,并有钴的独立矿物辉砷钴矿和斜方砷钴矿。磁铁矿矿石中含钴较高,个别富硫化物磁铁矿矿石中钴可达0.16%,达到综合利用价值。对磁海铁矿床中钴的产出特征、化学成分、赋存状态研究,结合铁和钴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认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较深;铁和钴在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属于不同阶段的产物,钴趋于在热液晚期阶段富集。

    2012年03期 v.32 379-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7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阿尔泰南缘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的矿物学研究

    张贺;张招崇;

    阿尔泰山南缘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极为发育。本文对富辉橄玄岩和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和橄榄石斑晶进行了矿物化学分析,并结合矿物的地质温压计和岩浆结晶模拟,约束了两种岩石中矿物的形成过程,推测了原始岩浆的演化过程。提出富辉橄玄岩和玄武岩的原始岩浆属于拉斑玄武系列,富辉橄玄岩中的高压单斜辉石来源于深部(40~50 km),其结晶早于橄榄石;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大多属于岩浆房结晶产物(30~40km),其结晶晚于橄榄石;两种岩石中橄榄石均属于岩浆房结晶产物(30~40 km)。

    2012年03期 v.32 386-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若尔盖地区510-1热液型铀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黄昌华;张成江;周兵;

    根据矿物包裹体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了若尔盖地区510-1热液型铀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结果表明,510-1铀矿床的形成温度为165~245℃,压力为500×105~600×105Pa,pH值为5.35,Eh值为-0.2015 V,氧逸度为1.38×10-31Pa。初始含矿热液具有较高温压特征,来源于深部。成矿介质属于中低温、中压、低氧逸度、中性或弱酸性的还原环境。

    2012年03期 v.32 398-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微晶白云母对环氧灌注胶电阻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罗柯;汪灵;雷燕;李自强;

    为了克服现有绝缘灌注胶用非金属矿物填料存在的不足,为新型绝缘灌注胶的制备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PC68型数字高阻计和与之配套使用的适用于直径为Ф=18 mm的小块样品电阻率测试的自制小型电极实验装置,以及WE-100型液压万能试验机等,研究微晶白云母用量对E-51环氧树脂绝缘灌注胶电阻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晶白云母对绝缘灌注胶体积电阻率基本上没有不利影响,而对绝缘灌注胶表面电阻率有一定改善作用,当用量为40 phr时,其表面电阻率可达7.53×1014Ω;微晶白云母用量<100 phr时,绝缘灌注胶的抗压强度会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用量>100 phr时,抗压强度则迅速降低;从绝缘灌注胶绝缘性能、力学性能和胶液黏度等因素考虑,微晶白云母的优化用量为80 phr。

    2012年03期 v.32 403-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合浦优质白色海水珍珠表面超微结构特征研究

    马红艳;吴敏;木士春;陆东农;

    利用场发射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场发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广西合浦所产的具伴色和不具伴色的优质白色海水珍珠表面进行了系统的观察。通过对比分析珍珠在微米级至纳米级范围内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特征的变化,证明了珍珠质层是天然的纳米材料,组成文石晶层的3μm文石小晶片是由10~60 nm的纳米文石小晶粒组成,珍珠伴色与其表面生长机理纹规则与否相关。

    2012年03期 v.32 409-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8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干燥方式对湖泊沉积物磷提取的影响

    张润宇;王立英;刘超;朱淮武;

    以滇池5个典型区域表层沉积物为例,研究了自然风干、低温烘干和真空冻干等3种干燥方式对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风干过程促进了沉积物有机磷的降解转化和微生物磷的释放,导致有机磷的含量偏低,总磷含量却比冻干高。各形态磷受不同干燥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风干样品中BD-P较高,冻干样品中NaOH-rP含量最高,NH4Cl-P、HCl-P、残渣磷(Residual-P)由于含量较低或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而差异不大。冻干样品中生物可利用磷分别比风干、烘干高26.7%、20.2%,表明冻干处理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沉积物中磷的组成特征,是比较理想的样品干燥方式。各形态含量顺序为:藻类可利用磷(AAP)>NaHCO3可提取磷(Olsen-P)>水溶性磷(WSP)>易解吸磷(RDP)。沉积物中Olsen-P与NH4Cl-P、BD-P、NaOH-rP、活性磷及上覆水体总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作为评价滇池沉积物磷的生物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2012年03期 v.32 417-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筲箕湾铅锌矿床硫化物中Tl-Cd-Ga富集机制及地质意义

    陈随海;程赫明;文德潇;

    筲箕湾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中部,为该区铅锌矿床中的又一典型代表,其金属资源量(Pb+Zn)超过20万t。本文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了不同类型矿石中原生矿石硫化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中分散元素含量,结果显示除Cd含量较高外,Ga、In、Se、Tl和Re的富集程度均较低。不同分散元素在硫化物中表现出不同的富集规律,表现为Ga含量在闪锌矿中最高,黄铁矿次之,方铅矿最低;方铅矿中Tl含量高于闪锌矿,黄铁矿最低;Cd在闪锌矿中含量最高,方铅矿次之,黄铁矿最低;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In含量依次升高;Re含量表现出在闪锌矿中最高,黄铁矿次之,方铅矿最低;Se富集程度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依次升高。Ga、In和Re在不同颜色闪锌矿中富集程度相似,而Se、Cd和Tl则相对富集在棕色闪锌矿中。统计发现闪锌矿中Zn含量与Cd、Ga含量不呈类质同象的负相关特征,而其中的Fe含量与Cd、Ga含量间表现出曲线相关或负相关特征,暗示Cd、Ga可能是通过替代先进入闪锌矿中的Fe而占据其晶格,这可能是一种新的机制。闪锌矿Ga、Cd、In含量及Ga/In、Zn/Cd比值等参数,指示筲箕湾铅锌矿床形成于中-高温条件,其矿床成因类型与沉积-改造型相似。

    2012年03期 v.32 425-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贵州西北部江子山—蟒硐构造带两类铅锌矿床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陈大;黄智龙;张伦尉;龙汉生;蔡国盛;曾道国;吴林锋;刘玲;

    贵州西北部江子山—蟒硐铅锌成矿带,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之菱形断块北东边界断裂南东段,经历了加里东—印支期裂陷作用和燕山期褶皱造山过程,以及海西—印支期、燕山期两次岩浆活动。铅锌成矿特征显示,本区矿化层位较多,根据矿化特征分析并差异分辨,矿床类型划分为受上司组和摆佐组主控的矿床、受垭都—蟒硐断裂主控的矿床2种,成矿金属主要来源于下伏D-C铁质、炭质、泥质碎屑岩类,但硫的来源有所不同,其中第一种类型形成机制差别在于赋矿的上司组和摆佐组地层沉积了成矿主要的硫源,并在印支期和燕山期发生富金属流体上行与地层中富硫酸盐热液的混合成矿和二次叠加,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类型;第二种类型成矿过程为构造驱动富金属成矿流体上行至构造空间,与断裂穿层逆冲过程中下行之硫酸盐流体混合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类型;两种类型的划分对深入研究本区铅锌成矿作用和找矿实践具有参考意义。

    2012年03期 v.32 432-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草莓状黄铁矿微晶形态和成分的地质意义——以栖霞组含泥灰岩为例

    李洪星;陆现彩;边立曾;马野牧;张雪芬;张壮志;丁子建;

    在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地区二叠世栖霞组上部的含泥灰岩中发现棘皮动物化石,其腔被不同形态微晶的草莓状黄铁矿充填,有正四面体、正六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和近球体。溶解氧与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过程有关,其浓度决定微晶的S/Fe。统计显示,黄铁矿的S/Fe平均值随微晶的边数增加而增加,所以,棘皮动物腔内草莓状黄铁矿形成由早及晚的次序为:近球体微晶,五角十二面体微晶,正六面体微晶,正四面体微晶的草莓状黄铁矿。同一环境中,黄铁矿微晶的S/Fe可用来指示形成次序。

    2012年03期 v.32 443-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8K]
    [下载次数:1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取黄铜矿石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李靓洁;董发勤;谌书;张伟;

    本文通过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青海某地区低品位黄铜矿石的试验,探讨了接种量、矿石粒度、矿浆含量对黄铜矿石摇瓶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菌硫酸浸出过程中,黄铜矿可以自发氧化分解,最终浸出率为15.98%;在有菌浸出过程中,氧化亚铁硫杆菌接种量为5/100(mL/mL)时铜浸出率最高可达31.16%。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黄铜矿在接种量为5/100(mL/mL),矿石粒径为<104μm,矿浆含量为5/100(mL/mL)时较为适宜。

    2012年03期 v.32 449-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谷氨酸插层水滑石组装、包裹及缓释性能研究

    潘国祥;曹枫;郑卫红;陈海锋;唐培松;罗阳坡;袁彩君;

    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实现了谷氨酸与Zn/Al水滑石的插层组装,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分析、红外光谱表征了谷氨酸插层水滑石的结构,并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测试了复合材料中谷氨酸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滑石前躯体(LDHs-NO3)结构规整、晶相单一,层间距为0.879 nm;2种方法合成的谷氨酸插层水滑石,其层间距分别增加到1.251 nm和1.334 nm,可以推测谷氨酸以垂直方式分布于水滑石层间。插层后水滑石样品在1588 cm-1和1346 cm-1处出现了谷氨酸中羧酸根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峰,也佐证了氨基酸插层成功。谷氨酸插层水滑石后,其热稳定性大大提高,热分解温度由230℃升高至397~434℃。与物理混合法相比,谷氨酸与水滑石复合后增加了谷氨酸的耐酸性,使其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谷氨酸释放曲线符合Bhaskar方程,表明微粒间的扩散作用是谷氨酸分子释放的限速步骤。LDHs-Glu经海藻酸钠包裹后,在模拟肠液中缓慢释放而在模拟胃液中不释放,起到了肠液定向释放的效果。

    2012年03期 v.32 45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