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云南省铝土矿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

    郭远生;廖剑锋;郭欣;陈艳霞;田茂军;

    云南省铝土矿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程度低,相关地质研究也很薄弱,铝厂原料供应主要由国外或省外进口,随着文山80万t氧化铝厂的建成,云南省十分迫切需要铝土矿资源,因此,加强省内铝土矿勘查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目前,云南省已发现的铝土矿床主要分布于滇东南、滇西和滇中地区,铝土矿成矿期分别为二叠纪晚期、三叠纪晚期和二叠纪早期。本文在勘查实践和地质科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云南省铝土矿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为铝土矿后续勘查和开发提供依据。

    2013年04期 v.33 44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7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4 ]
  • 红土型镍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

    崔银亮;杨学善;姜永果;陈艳霞;

    红土型镍矿占世界上镍矿总储量的85%。近年来,红土型镍矿床找矿勘查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较详细地总结了红土型镍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红土型镍矿床的矿化类型和成矿条件,并归纳出红土型镍矿床7个方面的关键找矿标志。红土型镍矿床按其成分和内部结构不同可分为褐铁矿带、粘土带、腐岩带及风化基岩带。根据不同带内镍矿化特征和载镍矿物特征,又可将红土型镍矿化分为硅酸盐型、粘土型和氧化物型3类。红土型镍矿床形成条件分析显示,富镍超基性岩是其形成的物质条件,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是其形成的风化营力条件,地形-地貌和构造组合为镍元素活化-淋滤-沉积提供了通道和赋存空间,良好的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了内在的成矿动力,稳定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其形成后的保存提供保障。红土型镍矿床的关键找矿标志主要有富镍超基性岩发育的构造位置、风化壳发育、岩性为超基性岩、有利的地形-地貌、遥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区。

    2013年04期 v.33 449-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45 ]
  • 云南马关都龙辣子寨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张世奎;缪应理;郭跃进;

    马关都龙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其外围的地质找矿勘查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在都龙矿床辣子寨矿段外围的勘查过程中发现碳酸盐型铅锌矿体,这是该矿区内发现的一种新矿化工业类型。新发现的铅锌矿体呈顺层网脉状、透镜状产于中寒武田蓬组第二段上部大理岩中,具有明显的层位和构造控制特征,但与都龙矽卡岩型Sn-Zn主矿体在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它们距离岩体远近不同所致。尽管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体规模相对矽卡岩型主矿体较小,但其品位较高,且隐伏花岗岩体突起上方是其成矿有利地段,在今后矿区外围的找矿勘查中值得重视。研究认为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体与矽卡岩型主矿体的形成均与燕山晚期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有关。此外,新类型矿体的发现,不仅拓宽了矿山找矿空间与类型,对于外围找矿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深化对都龙矿床成矿机理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地质证据。

    2013年04期 v.33 456-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09 ]
  • 云南丘北大铁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严健;豆松;张道红;

    通过对丘北大铁矿区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铝土岩的钛率与玄武岩的较接近,而与灰岩的相差较远。主量、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相对于灰岩,各铝土矿层与玄武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大铁铝土矿矿石中Al2O3/Sc,Al2O3/V,Sc/V,Sc/Nb,Sc/Ta,Nb/Ta和Zr/Hf比值与玄武岩相近,而Al2O3/Ta,Al2O3/Nb,V/Nb和V/Ta比值与灰岩较为相近,说明本区成矿物质可能具多来源特征。其中玄武岩可能为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灰岩提供了部分的物质来源。铝土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及特征参数与玄武岩基本一致,仅表现为ΣREE值明显偏高,而与灰岩相差较大,且铝土岩中稀土总量ΣREE相对灰岩浓集系数K=64.86,相对玄武岩K=2.46。由此可以推断,玄武岩与铝土矿的成因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玄武岩。认为滇东南地区铝土矿的成矿物质具多来源特征,由于古地理位置、基底、风化剥蚀及沉积环境等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铝土矿亦有不同的物源供给区。

    2013年04期 v.33 462-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5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36 ]
  • 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标志

    任运华;徐自斌;郑国龙;陈春;熊磊;段必飞;韦晓;黎燕;

    文山地区是云南省铝土矿目前资源量最集中区域,但相关地质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首先介绍研究区内的铝土矿资源分布和矿床类型,发现本区铝土矿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型和堆积型。3个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剖析显示,沉积型和堆积型均有分布。在矿床地质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同时归纳和总结一些关键的找矿标志。本文研究成果对认识文山地区铝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为该区铝土矿资源的勘探提供依据。

    2013年04期 v.33 471-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1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32 ]
  • 滇西鹤庆地区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雷阳艾;严健;杨海林;薛传东;刘利超;陈梁;杨枝斌;

    在滇西鹤庆中生代盆地,中三叠统北衙组(T2b)灰岩古风化壳与下三叠统中窝组(T3z)泥质灰岩之间,广泛发育一套砂泥质建造,发育有大量富铁的铝土矿层,并形成多个工业矿床,与目前国内外已知的铝土矿床的赋矿层位明显不同。通过对鹤庆地区铝土矿床地质勘探,证实区内存在一个中型铝土矿床。在对该区进行大量地质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并对该区找矿前景做了认真分析,以期为滇西地区铝土矿地质勘探提供相关依据。

    2013年04期 v.33 478-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5 ]
  • 滇东南文山市天生桥-者五舍铝土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王行军;王根厚;周洁;崔银亮;张道红;李伟清;范良军;

    天生桥-者五舍铝土矿床近年来在滇东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以Al2O3含量和A/S比值高为特征,是滇东南地区少有高品质沉积型铝土矿床。本文以天生桥-者五舍铝土矿床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矿石中富含稀土元素、分散元素镓、黑色金属钛和稀有金属元素铌,且均已达到工业开采要求。含铝岩系的稀土总量总体较高,但样品之间稀土总量变化较大;具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铈异常较为复杂,具铈正异常和铈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向右倾斜的弱"V"字型曲线,斜率不等,反映稀土元素分馏程度不等。下伏咸宁组灰岩以稀土总量低,具铈负异常和铕负异常为特征,其稀土配分曲线为向右缓倾的弱"V"字型曲线。含铝岩系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U、高场强元素Nb、Ta、Zr、Hf、Th,其余元素则明显亏损。含铝岩系灰岩标准化曲线为向右缓倾的平滑曲线或"U"字型曲线,表明含铝岩系与下伏的威宁组灰岩关系密切。野外观察发现含铝岩系铝质直接在风化壳上沉积,含铝岩系具复杂的铈异常和中等的Th/U(3~7),这些特征均说明铝土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威宁组灰岩风化形成的风化壳,沉积作用起到了对风化壳上成矿物质的一个改造作用。

    2013年04期 v.33 485-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0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56 ]
  • 滇东南铝土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环境研究

    周洁;王根厚;吴春娇;王行军;姜永果;廖剑锋;

    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蕴含着丰富的沉积环境信息。沉积物在沉积作用过程中,不同的沉积环境具有的不同的动力条件、介质性质、气候条件、生物作用及地形特征等,同时各种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所造成元素的分散与聚集规律也就不同,这就为利用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方法判别海、陆相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本次对滇东南地区典型铝土矿床进行了较系统的采样工作,样品涵盖天生桥-者五舍矿区和砂子塘-板茂矿区等2个主要矿区。全部铝土矿床样品中,Be含量总体变化很大,显示出沉积成因特征,而非残积成矿的特点;铝土矿Th含量相对较集中;U含量变化范围较大;Zr含量、Ta含量与Th含量较一致。通过对矿区样品中的Be、Sr、Ba、Th及U等对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好的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试分析和相关比值计算,可推测出本区铝土矿主要成矿环境主要为海相沉积环境。

    2013年04期 v.33 497-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33 ]
  • 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矿石特征和矿化元素赋存状态

    豆松;刘继顺;郭远生;严健;姜永果;

    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隐伏矿床,位于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北部,属北衙金多金属矿田斑岩-热液成矿体系的组成部分。经过对区内基本地质条件的研究以及与北衙矿区的成矿特点的比较,认为在向斜构造的轴部应该存在构造薄弱带,能够为成矿流体提供运移通道和赋存空间,继而通过钻探验证而发现的铅多金属隐伏矿床。矿体沿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与下三叠统砂泥岩间及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内层间破碎带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氧化矿和混合矿,其主要金属元素为铅,伴生有金、银、铁、锌等;通过显微镜下观察、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化学分析及野外观察等方法,对矿石有用组分的化学成分、赋存状态进行研究,初步查明了矿石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提出了应加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建议。

    2013年04期 v.33 503-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8 ]
  • 云南都龙锡多金属矿床金石坡矿段钨铜钼矿化特征及地质意义

    缪应理;张世奎;韦文彪;杨荣华;

    在都龙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外围西部的金石坡矿段勘查发现,该矿段深部距离燕山期隐伏花岗斑岩体100m附近或花岗斑岩脉体周边存在较好W-Cu-Mo矿化,其赋矿围岩是中寒武统田蓬组底部碳酸岩夹石英云母片岩。新发现W-Cu-Mo矿化的围岩蚀变较强,但与都龙矽卡岩Sn-Zn主矿体的蚀变类型不同,其矽卡岩化以石榴石、透辉石等干矽卡岩为主。W-Cu-Mo等成矿元素以白钨矿、辉钼矿和黄铜矿等矿物相形式存在,呈细脉状、星点状和团斑状产于花岗斑岩硅化接触带及节理裂隙发育的矽卡岩化大理岩、碎裂状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中。W-Cu-Mo矿化在整个都龙矿田深部都较普遍,是今后勘探和开采中值得重视的新矿化类型。都龙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深部W-Cu-Mo矿化的揭露,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与燕山晚期花岗斑岩有关的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2013年04期 v.33 510-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40 ]
  • 云南都龙铜街-曼家寨矿体特征及构造的再认识

    郭跃进;寸伟才;何向前;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三大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在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规模、形态、分布、蚀变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等方面总结了铜街-曼家寨矿段矿体的基本特征,并对层间剥离构造和岩浆侵入构造等两大构造体系进行了初步解析。认为都龙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是花岗岩、构造和地层等多种因素耦合的结果,燕山晚期老君山花岗岩及其热液作用是成矿的关键因素,层间剥离构造体系是成矿元素卸载的主要空间,田蓬组地层岩性组合为成矿元素的富集提供了有利的物理-化学环境。根据上述认识,指出铜-曼矿段深部及外围水洞厂-天堂坡一带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2013年04期 v.33 515-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4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50 ]
  • ICP-AES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Cu-Pb-Zn-Sc-Mo

    张微;张丽微;艾婧娇;欧阳义华;张代云;黎红波;

    样品经盐酸和硝酸溶解、氢氟酸助溶、高氯酸冒烟排除氢氟酸及盐酸溶解盐类处理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可同时准确测定地质样品中Cu-Pb-Zn-Sc-Mo,方法检出限为Cu(3μg/g)、Pb(2μg/g)、Zn(2μg/g)、Mo(3μg/g)和Sc(1μg/g)。用国家标样及内部控制样品进行验证,相对标准偏差为0.89%~2.88%。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测定范围宽、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适合批量样品测定等优点,分析方法精密度满足《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2013年04期 v.33 52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4 ]
  • ICP-OES测定锗物料中Ge-As-Cu-Pb-Sb-Sn-Zn的方法研究

    王学伟;彭南兰;金婷婷;

    锗物料的选冶是高纯锗提纯前必经的重要阶段,详细分析锗物料的主要成分可以对锗物料的进一步选冶提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试验采用ICP-OES法对锗物料中Ge等主要元素进行测定,研究了锗物料试样制备和分解方法的选择和优化,讨论了溶液中硫酸酸度对被测元素谱线强度的影响。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4~0.0407μ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介于95.22%~102.4%。方法得到的Ge结果和现行国家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回收率高,是目前较理想的锗物料中Ge-As-Cu-Pb-Sb-Sn-Zn等多元素准确测定方法。

    2013年04期 v.33 525-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7 ]
  •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文山地区铝土矿中多种组分

    彭南兰;华磊;秦红艳;

    针对文山地区沉积型铝土矿的特点,依据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采用熔片制样方法,用X荧光光谱法测定铝土矿中10种组分。通过对熔剂使用量的选择,用基体效应校正,用散射线作内标和经验系数法校正,寻找准确测定Al2O3、SiO2、Fe2O3、TiO2等组分的最佳实验条件,使测定各组分结果的准确度达到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其次,通过湿存水含量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简化分析过程,满足了地质找矿快速评价资源储量需要。

    2013年04期 v.33 530-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61 ]
  • EH4电磁成像系统在云南省武昆高速某隧道勘查中的应用

    王瑞赛;蒋丛林;石凤仙;阮珏;

    StratagemTM EH4电磁成像系统具有自动采集电磁数据功能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是CSAMT和MT的结合体,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张量式电导率测量系统。具有不受高阻屏蔽、受地形影响小、性能良好、轻便快捷和施工成本低等特点。根据在云南武昆高速路某隧道所得的资料,归纳总结其在隧道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利用EH4电磁成像系统所得数据绘制电阻率深度剖面图,可以有效识别下切地层结构及断层、破碎带、隐伏岩溶发育区、富水区、暗河等构造或不良地质体。本文的资料解释结果为隧道施工提出宏观的预报,为划分隧道围岩级别提供依据,为下步设计、施工提供依据,更为长大埋深隧道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勘探手段。

    2013年04期 v.33 535-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5 ]
  •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区勘查中的应用

    李树琼;蒋丛林;马志斌;

    高密度电法对地下地电性结构具有高分辩率,是研究浅层地质结构行之有效的方法。将高密度电阻率法用于昆明市空港开发区、深圳工业园、呈贡新城净配水工程北水厂岩溶区岩土地质工程勘察中,结合钻孔资料基本查明北水厂拟建场地部分地段,隐伏构造、构造破碎带、岩溶、土洞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大致确定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设计、施工提供物探依据。

    2013年04期 v.33 540-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00 ]
  • 富宁县安定铜镍矿区物化探找矿应用效果

    冯开平;张纯刚;

    富宁县安定铜镍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本文介绍在该区应用物化探方法进行找矿的技术成果。通过物化探异常研究分析,进行铜镍矿找矿预测,提出了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的方法技术应用效果。

    2013年04期 v.33 545-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9 ]
  • 岩矿标本退磁改正误差的探讨

    陈明伟;王超;李山宇;刘洪滔;

    对岩矿标本退磁改正误差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岩矿标本的NΚ'近于1时,退磁改正系数很大且不稳定,视磁化率(Κ')的误差和退磁系数(N)的误差,经退磁改正后会引起更大的磁化率(Κ)误差和剩余磁化强度(Jr)误差,甚至可能得出磁化率(Κ)和剩余磁化强度(Jr)为负值的错误结果,导致磁参数难以用于磁测资料解释推断。提出应尽可能采集规整的岩矿标本并提高磁参数测定精度,减小视磁化率的误差和退磁系数的误差,以确保获得可用于磁测资料解释推断的磁参数。

    2013年04期 v.33 551-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3 ]
  • 综合物探方法在云南腾冲某铅锌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李祖义;窦信;

    综合应用高精度磁法、高频大地电磁法(EH4)在云南腾冲某铅锌多金属矿进行的矿体勘查找矿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说明合理采用多种物探方法对深部及隐伏矿体进行定位预测、可以相互验证、取长补短、提高地质解释的准确性、减少工程验证的风险、加快找矿进程。

    2013年04期 v.33 55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7 ]
  •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大理笔架山金矿区的找矿应用

    胡崇伟;冯开平;

    大理笔架山金矿区位于藏滇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交接地带,处于红河断裂和程海断裂之间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地段上,这些部位容易形成一系列裂隙及微裂隙,为成矿物质富集的有利场所。矿区共有5种金矿化类型,采用单一的地质找矿方法难以准确反映本区的各类型矿床特征,特别是隐伏的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本文介绍了在矿区开展的物化探综合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初步建立起本区物化探找金矿模式。

    2013年04期 v.33 561-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6 ]
  • 云南楚雄盆地砂(页)岩型铜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鲁文举;王学文;龙力辉;

    云南楚雄盆地是我国砂(页)岩型铜矿重要矿集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危机矿山勘查成果,从铜矿的空间分布、地层层位与成矿、构造与成矿、岩性与成矿、浅紫色砂岩交互带控矿、金属矿物组合等方面,总结了云南楚雄盆地砂(页)岩矿床的成矿规律,认为区内铜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2013年04期 v.33 56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3 ]
  • 金平龙脖河铜矿床新莲矿段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李良;孙建平;

    新莲矿段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受地层岩性、构造、海相变基性火山岩控制,铜矿体赋存于老新街背斜轴部及其两翼变基性火岩中,变基性火山岩既是成矿母岩,也是容矿岩石,具有矿床规模大、品位稳定、矿体成带成群分布、矿石质量好的特点;通过前期整装勘查工作,总结出了"四旋回、六层楼"矿化模式,目前已探获铜资源量达中型矿床规模;对比75-127勘探线范围内已探获的铜资源量,预测新莲矿段矿床规模可达大型,铜资源量可达50万t以上。

    2013年04期 v.33 573-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4 ]
  • 云南峨山县他达-化念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尹红光;杨昌华;郑绍刚;张雪松;

    峨山他达-化念铁矿属滇中"鲁奎山式"沉积改造型铁矿,是云南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矿床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大龙口组,主矿体赋存于大龙口组一段(Pt2d)灰黑色微晶-粉晶灰岩,同时受大龙口组下伏地层富良棚组(Pt2f)的间接制约,其岩相古地理环境为具有较深水陆棚低能弱还原的碳酸盐建造的盆地边缘相。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其成因为"沉积改造型铁矿床"。在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结合物化探资料,提出他达-化念之间近17 km长的范围有找矿潜力,并圈出丁皎-总果铁、火石坡、高平-乃邑等三个找矿靶区。

    2013年04期 v.33 579-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4 ]
  •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杨平;徐云端;程勘;江洪飞;马亚雄;

    通过金厂金矿找矿实践及采矿观察,对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认为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地层和岩浆岩三者控制。安定-九甲大断裂制约区域性超基性岩带分布,次级北西向断裂带成为晚期超基性岩侵位空间。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金厂组浅变质岩层内,为含基性火山岩组成的绿片岩相矿源层,其中硅质岩是矿床中主要赋矿的岩石类型。区内超基性岩分为早晚2期:早期超基大岩体(Σ1)的同位素年龄值302 Ma,岩体蛇纹石化、滑石化蚀变广泛,经自变质作用萃取岩体中的金,形成变质热液向有利部位转移;晚期超基性小岩体(Σ2)沿早期岩体外接触带侵位,岩浆热液活动强烈,具有成矿专属性的铬水云母化(同位素年龄值114~188 Ma)、黄铁矿化、硅化等围岩蚀变生成,并环绕小岩体分布,沿围岩构造、裂隙形成石英脉型矿体。金矿成矿经历了海底火山喷流沉积、变质作用萃取及晚期岩浆热液叠加,形成具层控和岩控特征的层-脉二元结构金矿床,其深部及外围有进一步找矿潜力。

    2013年04期 v.33 585-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9 ]
  • 云南河口大南溪金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陶江坤;韦克锦;林海东;唐虎;董建国;

    云南河口大南溪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区中一个低品位的中低温热液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通过运用地、物、化方法综合集成找矿,获得含金工业品位的找矿信息,先后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并建立了良好的找矿模型,确定了本区含金类型,总结矿化规律,为该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2013年04期 v.33 592-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4 ]
  • 滇东南丘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早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毛志芳;周洪瑞;王训练;高金汉;于蕾;刘加强;郑楠;李陈;廖剑锋;田茂军;

    滇东南丘北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主要为一套含铝土矿的碎屑岩系。根据区内实测剖面的沉积特征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吴家坪早期为低能淤泥质海岸到局限浅海的沉积环境。在对54条剖面的岩性、厚度、沉积特征等资料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丘北地区吴家坪早期的岩相古地理图,分析了其沉积相分布和演化特征。吴家坪早期,丘北地区总体表现为潮坪-局限浅海的沉积环境,铝土矿主要发育在吴家坪阶下部的第一个三级层序中。通过对区内已知矿点与古地理关系的研究,认为铝土矿成矿的最有利沉积环境是潮下带-浅海上部。

    2013年04期 v.33 599-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6 ]
  • 云南省永胜县分水岭铜矿找矿模型初探

    李建军;杨飞;何志芳;陈梁;刘利超;张贵平;

    矿区位于丽江台缘褶皱带东侧边缘,南北向程海断裂与北东向箐河断裂交汇部位,同属马厂箐至宁蒗斑岩成矿带,区域上斑岩体成矿元素丰度值较高,含Cu 50×10-6~500×10-6、Pb 50×10-6~300×10-6、Zn20×10-6~200×10-6。结合遥感影像及地球物理特征,圈出了约400 km2的光茅山-分水岭斑岩铜、钼矿成矿远景区。而后以分水岭岩体及其蚀变域(角岩)分布范围为依据,将重点工作靶区面积缩减为30 km2。分水岭矿区位于Cu、Mo、Pb、Zn组合地球化学异常范围内。矿区内H3异常Cu元素平均含量295×10-6、最高含量1461×10-6,Mo元素平均含量5.46×10-6、最高含量61.1×10-6,H3异常范围是本区首选最佳找矿地段,靶区面积进一步缩小到15 km2左右。在该靶区内,金属矿物分带较明显,由内向外依次为石英+钾长石+黄铁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黄铁矿,同时高极化率、低电阻率,为寻找硫化物的有利条件,所以金属矿物分带、激电异常结合磁异常及地表直接矿化为区内矿体直接定位的重要标志。本文就上述逐级筛选靶区的过程进行探讨,初步建立了该区找矿模型。

    2013年04期 v.33 606-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69 ]
  • 滇东北大海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陈启良;贺胜辉;念红;陈贤胜;

    大海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会泽县南西,处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滇东北铅锌成矿区南部,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系渔户村组中的层控矿床。矿区北起泥者箐,南至下观音岩村银厂沟,长10 km,呈南北向展布,由北而南划分为火石梁子、老林-石板沟和八角地-观音岩3个矿段。赋矿围岩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浅灰、灰白色中层至厚层状粉晶白云岩、硅质碎裂白云岩夹硅质岩,近南北向层间断裂控制了上、下2个含矿层的分布,北西向断裂控制了富厚矿体的产出。火石梁子、老林-石板沟矿段以上含矿层矿化为主,八角地-观音岩矿段以下含矿层矿化为主。本文通过综合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提出矿化强度与含矿层、含矿层与顶板岩性差异、层间构造、叠加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勘查程度较高的八角地-观音岩矿段的勘查经验分析了矿床的进一步找矿前景,并指出了下步勘查方向和合理的勘查手段。

    2013年04期 v.33 613-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13 ]
  •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红土型镍矿成矿预测

    杨玉华;何灿;张峻源;罗太旭;张俊熙;余莉;

    本区红土型镍矿预测中的主要原岩-蛇绿岩位于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结合部构成的三联点构造控制的班达海左行旋卷构造带上。大面积分布的蛇绿岩带底部的镁质超基性岩普遍含镍0.2%~0.4%,其风化壳具明显结构分带,超基性岩地区20~450 m标高的中、低山地貌,坡度角5°~30°等是红土型镍矿主要预测标志。预测红土型镍矿A类远景区2400 km2,近海边红土型镍矿潜在资源量1500万t;B类远景区5500 km2;C类远景区面积5600 km2。

    2013年04期 v.33 619-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6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7 ]
  • 云南某含铜镍铁矿石回收铜镍的探讨

    郑明峰;戈悦欣;李青;李光辉;

    云南某铁矿含铜0.33%,镍0.14%,金0.11g/t,银0.13 g/t,铁14.60%,硅32.80%,氧化镁23.50%。利用了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现代分析手段,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发现原矿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磁铁矿、镍黄铁矿、赤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蛇纹石、滑石、绿泥石。为了有效的回收矿石中的有价金属,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最终本文确定在磨矿细度60%-200目的条件下,以水玻璃+六偏磷酸钠+CMC做组合抑制剂,乙硫氮做捕收剂,采用一粗三精三扫的浮选流程,回收原矿中的铜、镍。所得混合精矿铜品位14.34%,回收率86.93%,镍品位4.30%,回收率64.17%。

    2013年04期 v.33 625-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52 ]
  • 云南文山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阶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成矿作用

    焦扬;王训练;崔银亮;周洪瑞;高金汉;田茂军;廖剑锋;彭红晶;

    天生桥地区为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县的重要矿区之一,在二叠世吴家坪阶早期,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微地形变化成为控制该地区形成沉积型铝土矿的主要因素。在野外露头、探槽和钻孔岩芯剖面资料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晚二叠世吴家坪阶早期主要岩石类型及沉积特征的系统研究,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绘制岩相古地理图。本文认为该时期天生桥地区总体处于泥质低能海岸的古地理背景,沉积相包括海岸相和局限浅海相,可细分为沼泽、潮坪、局限浅海上部、局限浅海下部亚相及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微相。特别是,本次研究新增加了隆起与泻湖两个微相。潮下带、泻湖和局限浅海上部为铝土矿沉积的最有利环境,可考虑将其列入文山天生桥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早期沉积型铝土矿成矿的远景区。

    2013年04期 v.33 629-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5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0 ]
  • 云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矿床研究现状及相关找矿问题探讨

    陈艳霞;崔银亮;廖剑锋;田茂军;姜永果;

    云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分布广泛,组成多为黑色、灰黑色的页岩、炭质页岩、砂质页岩及硅质岩等。在黑色岩系中伴有镍、钼、铀、钒、银、硒、铂、钯、铜,铅、锌等元素的成矿和矿化富集。由于其特殊的形成时代及特殊的多金属组合特点,黑色岩系矿床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在收集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系统地对国内外黑色岩系及矿床分布、矿种及赋存形式、成矿模式、沉积环境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云南黑色岩系及矿床研究的现状及成果,指出了云南黑色岩系找矿勘查方面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技术问题。

    2013年04期 v.33 637-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90 ]
  • 滇西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张准;黄智龙;石增龙;李波;蒋绍平;陈觅;

    滇西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三江"成矿带南段最具代表性的铅银锌矿床类型之一,该矿床以其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丰富的矿化元素而倍受国内外地学工作者关注。本文在介绍该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了矿床在成岩成矿时代、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矿床成因以及成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发现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主要表现在:(1)成矿年代、成矿系统及成矿动力学背景;(2)隐伏花岗斑岩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3)成矿过程、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型;(4)找矿模型和找矿方向;(5)资源综合利用。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对丰富和完善老厂矿床以及"三江成矿带"成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矿区深部和外围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年04期 v.33 643-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3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97 ]
  • 黔西北铅锌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曾文涛;包广萍;孙载波;

    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接壤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黔西北铅锌矿床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内业已发现铅锌矿床(点)100余处,其赋矿围岩为泥盆至二叠系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而其分布严格受到三条区域性构造带的控制,其中大部分矿(化)体产于北西向褶皱+断裂构造体系中。在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有关矿床硫同位素数据基础上,对成矿流体中硫的来源及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11个矿床的150件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介于+3.5‰~+20.3‰,多数集中在+6‰~+20‰分布,峰值处于+10‰~+14‰,具有明显的塔式正态分布特征。可见硫化物明显富集重硫同位素,与在0‰附近的陨石硫不同。前人研究发现泥盆至二叠系沉积地层中,普遍发育膏盐层,其中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介于+12‰~+28‰,与泥盆至二叠纪海水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相似(+18‰~+30‰)。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可以使体系中的硫同位素组成降低15‰,因此,黔西北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的还原硫主要是TSR的产物,即蒸发岩是主要的硫源。

    2013年04期 v.33 653-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56 ]
  • 滇东南老君山锡多金属成矿区含矿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贾福聚;高建国;念红良;李星;严永平;

    老君山锡多金属成矿区是滇东南锡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矿化类型多样等特征。为约束成矿区内不同类型矿化的成矿流体来源,本文选取老君山成矿区内不同类型矿石及其对应的简单夕卡岩、复杂夕卡岩和花岗岩等围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和配分模式对比研究。全部样品总稀土含量较低(ΣREE=14.3×10-6~261.7×10-6),并具有轻稀土富集特征,其中简单夕卡岩的ΣREE=14.3×10-6~71.49×10-6,具有Eu正异常(δEu=1.06~1.36)和Ce负异常(δCe=0.84~0.93)特征,其对应的矿石ΣREE=48.7×10-6~62.94×10-6,δEu=3.01~3.74,δCe=0.80~0.87;复杂夕卡岩的ΣREE=25.14×10-6~261.7×10-6,δEu变化范围为0.54~2.68,δCe变化范围为0.82~0.97,其对应的矿石ΣREE范围为77.95×10-6~243.2×10-6,δEu=0.52~2.85,δCe=0.89~0.96;花岗岩的ΣREE含量变化范围较窄(69.42×10-6~152.8×10-6),具有强负Eu异常(δEu=0.20~0.36)和弱正Ce异常(δCe=1.01~1.15)特征,其对应的矿石ΣREE=54.04×10-6~78.31×10-6,δEu=0.34~0.76,δCe=0.95~1.01。可见不同类型矿化的稀土含量及相关参数特征与对应的赋矿围岩极为相似,暗示不同类型矿化成矿流体中稀土可能来自对应的赋矿围岩。此外,简单夕卡岩及其相关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与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岩类似,而复杂夕卡岩及其相关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具有海相火山喷流沉积与花岗岩叠加改造的双重特征,进一步说明老君山锡多金属成矿区内锡多金属的矿化存在多种成矿作用共同影响的痕迹。

    2013年04期 v.33 658-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46 ]
  • 贵州遵义锰矿区“白泥塘层”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刘志臣;张远国;陈登;刘金海;崔忠强;胡乐宇;钟月丽;

    遵义锰矿区锰矿体底部发育一套碳泥质硅质岩建造,称为"白泥塘层",主要由微晶石英和隐晶质玉髓组成,常含少量的碳泥质、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等。"白泥塘层"硅质岩与含锰建造呈连生关系,环绕含锰建造分布。本文通过对代表性的硅质岩样品主量和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其SiO2含量范围为95.00%~98.80%,均值为96.86%,表明其属于化学成分比较纯净的硅质岩;TFeO、MnO含量相对富集,Al2O3、TiO2含量相对亏损,Fe/Ti、(Fe+Mn)/Ti和Al/(Al+Fe+Mn)的均值分别为83.80、93.90和0.21,与热水沉积物相似,表明其具有热水沉积特征;微量以富集As、Sb、Cd、U,而亏损Co、Ni、Ga为特征,其中U/Th平均比值为2.66,Ni/Co平均比值为1.58,表现出热水沉积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总量较低,均值为56.91×10-6,δ(Eu)=0.91~1.42,Eu异常不显著,δ(Ce)=0.47~1.03,大部分样品具有负Ce异常特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图略呈重稀土富集特征,与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硅质岩δ18OSMOW值,与热泉硅华及生物成因硅质岩比较接近。综上,"白泥塘层"硅质岩可能属于热水沉积成因,在沉积的过程中混有非化学沉积物。

    2013年04期 v.33 665-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9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74 ]
  • 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碱性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豆松;刘继顺;郭远生;严健;

    云南鹤庆炉坪铅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与下三叠统砂泥岩间及中三叠统北衙组灰岩内层间破碎带内。通过对钻孔揭露到的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斑岩具有富碱(Na2O+K2O 4.18%~8.96%)和Al2O3(13.44%~17.03%),而贫Fe2O3、MnO、P2O5和TiO2的特点;两斑岩体稀土配分模式一致且均富集LILE,亏损Nb、Ta、P、Ti,显示岛弧型岩浆源区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碱性斑岩可能起源于加厚地壳底部的部分熔融。

    2013年04期 v.33 671-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8 ]
  •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李波;邹国富;黄智龙;文书明;杨光勇;唐果;刘月东;

    羊拉大型铜矿床位于滇西北德钦县,为金沙江构造带内的代表性矿床,其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尚未取得统一认识。本文从地层划分、岩浆岩及其构造背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等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提出了"热水沉积-岩浆热液成矿-构造热液改造"成矿模式。海西期热水沉积作用提供部分成矿物质,但未形成规模铜矿体;晚印支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最主要成矿期,形成羊拉铜矿的接触交代型主矿体,其残余岩浆浅成就位形成石英斑岩脉及斑岩型矿体;燕山-喜山期构造热液改造成矿作用使不同矿体进一步富集或贫化,并错段矿体形成不同的矿段。

    2013年04期 v.33 676-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47 ]
  • 滇东北茂租铅锌矿床热液方解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包广萍;崔银亮;高建国;

    滇东北茂租铅锌矿床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和不规则状,矿石主要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方解石和白云石等组成。方解石是该矿床中最为主要的脉石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成矿过程。本文选择与硫化物紧密共生的团斑状方解石为研究对象,借助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获得了5件热液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含量数据。结果显示,全部样品的总稀土元素含量较低(ΣREE=19.56×10-6~62.55×10-6),轻、重稀土元素间分异较明显[ΣLREE/ΣHREE=1.30~10.83,(La/Yb)N=2.83~31.40]。全部样品的(La/Sm)N(0.92~6.30)和(Gd/Yb)N(3.08~5.24)值表明轻稀土和重稀土元素内部分异不显著,δEu=1.87~4.27,呈明显的Eu正异常特征,而δCe=0.83~1.18,显示Ce异常特征不明显。茂租铅锌矿床中热液方解石稀土元素含量、配分模式及相关参数与赋矿围岩灯影组白云岩不同,与区域上不同时代地层沉积岩及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也不同,但与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中的团斑和脉状热液方解石相似,暗示茂租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与可能会泽矿床相似。结合同标本的C-O同位素组成和Sm-Nd同位素年龄,认为茂租铅锌矿床形成于晚三叠纪(196±13 Ma),其成矿流体中的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来源,可能与川滇黔铅锌矿床属于同构造热事件的产物,与VMS、SEDEX和MVT型不同,暂归为川滇黔型。

    2013年04期 v.33 681-6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39 ]
  • 河北武安玉石洼铁矿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息朝庄;杜高峰;戴塔根;陈明伟;

    玉石洼铁矿是隶属邯邢地区的一个中型矽卡岩型铁矿。通过对玉石洼铁矿矿物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和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等诸多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玉石洼铁矿成矿流体属中高温(210~450℃)、中高盐度(18.0%~20.0%)、属K+-Na+-Ca2+-Mg2+-Cl--SO42--F-体系。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次为CO2、CH4、H2,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部分来自大气降水。玉石洼铁矿在成矿过程中由于与之关系密切的岩体多期次侵位活动,带入新的热源,由于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导致铁质沉淀成矿。

    2013年04期 v.33 686-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7 ]
  • 湖南平江童源-和尚坡金矿区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邓会娟;夏浩东;息朝庄;崔银亮;

    位于江南古陆中段金成矿带内的湖南平江万古金,是近年来成矿理论指导找矿取得突破的代表性矿床,也是湘东北赋存于冷家溪群内的典型矿区。通过对童源-和尚坡矿段微量和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演化,并探讨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轻稀土富集,铕亏损,为向右平缓倾斜标准化曲线;微量元素为Rb、Pb、Nd强烈富集,亏损Ba、Ce、Sr、Zr;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成分以H2O、CO2为主,成矿流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别为160~240℃,4.50%~14.50%,为中低温-中低盐度的流体;206Pb/204Pb为17.934~18.358、207Pb/204Pb为15.654~15.787和08Pb/204Pb为38.247~38.886,具有上地壳源铅特征。

    2013年04期 v.33 691-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89 ]
  • 湖北蕲春烈马咀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马元;孙四权;吴昌雄;李书涛;陈觅;

    湖北省蕲春县烈马咀花岗岩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由黑云母、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等矿物组成,属于梅川杂岩体主岩体乱泥滩单元的组成部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U-Pb谐和年龄为123±0.85 Ma(N=15,MSWD=0.21),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3±1 Ma(N=15,MSWD=0.21),略晚于乱泥滩主岩体侵位年龄(131 Ma)和大别山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峰期年龄(130 Ma)。烈马咀花岗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主要元素以高SiO2(74.76%~77.64%)、富碱(K2O+Na2O 7.18%~7.96%)和过铝质(Al2O312.73%~14.06%)为特征;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和Pb等)和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Zr、P和Ti等)为特征;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δEu=0.41~0.65)特征。烈马咀花岗岩成岩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成因与大别山造山带内晚中生代花岗岩类似,均来自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晚中生代整个中国东部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

    2013年04期 v.33 698-7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0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5 ]
  • 滇西澜沧大黑山富锰蚀变岩脉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李波;张准;刘建龙;包广萍;杨玉琼;

    澜沧大黑山勘查区位于著名的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南东方向约10 km。最近在大黑山勘查区内实施地质填图时发现若干条铅锌银多金属矿(化)体,并在这些矿(化)体的两侧发现与澜沧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重要找矿标志铁锰碳酸盐化带相似的富锰蚀变带,该蚀变带主要由脉状富锰蚀变岩和围岩组成。岩石学观察显示富锰蚀变岩脉主要为由软锰矿、硬锰矿、方铅矿、方解石等组成,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富锰蚀变岩脉局部铅含量高达39.53%,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显示锰单矿物中Pb含量达11.9%,Zn含量达4.36%,Ag含量达到551g/t。综合研究发现大黑山勘查区与老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在矿化元素组合、围岩蚀变类型、控矿构造条件、含矿层位等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而富锰蚀变带的发现,有望促进大黑山勘查区银铅锌多金属找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04期 v.33 705-7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4 ]
  • 黔西北典型铅锌矿床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王林均;包广萍;崔银亮;李燕;向达福;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内广泛发育中-小型铅锌矿床,这些矿床的分布严格受到区域性构造的控制,特别是北西向构造。本文以产于不同构造中典型矿床为代表,在分析和收集热液方解石、蚀变围岩和远矿围岩C-O同位素组成基础上,探讨成矿流体中CO2可能的来源。结果显示,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介于海相碳酸盐岩和地幔C-O同位素组成之间,更靠近海相碳酸盐岩,同时热液方解石C和O同位素组成间略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来源比较复杂,可能地幔、沉积物有机质和海相碳酸盐岩都有贡献。不同矿床间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略有差别,可能与热液流体与不同矿床围岩间C-O同位素交换程度不同或各端元参与程度不同有关。本文分析显示系统的C-O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有望揭示成矿流体演化过程或约束不同端元贡献比例。

    2013年04期 v.33 709-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5 ]
  • 栾锂云母:锂云母系列的新成员

    范光;李国武;沈敢富;徐金莎;戴婕;

    新矿物栾锂云母[KLiAl1.5□0.5(Si3.5Al0.5)O10(OH,F)2]发现于豫西卢氏县官坡镇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密集区309号脉。其主要共/伴生矿物有石英、"栾锂云母的富氟类似物"、羟磷锂铝石、铯沸石、钽铋矿及贫Na、Ca但富Li、OH或F电气石等。其次有钽铁矿、钽锰矿、三锂云母、多硅锂云母(?)、细晶石族矿物、钠长石(An≤4)和锂辉石、氧钠细晶石及氟钙细晶石等细晶石族矿物;偶尔与白云母等共生。根据产出特征,借鉴相关成岩-成矿实验和流体包裹体研究成果,推测栾锂云母主要从一类低熔的富挥发份和活性组份,以及富亲石性成矿元素的岩浆-热液过渡流体中直接结晶所成。栾锂云母多呈鳞片状集合体产于309伟晶岩脉边缘带或/和其内的单矿物细脉中。其单个片径大都小于1 mm。矿物具玻璃光泽,解理面显珍珠光泽;沿(001)面的解理极完全;显微硬度平均为102 kg/mm2,约相当于摩氏硬度3;实测密度为2.851 g/cm3,计算密度值2.868 g/cm3。正延性,二轴晶,负光性,2V=36°~40°;折光率:Np=1.5474,Nm=1.5700,Ng=1.5729。光性定位:Np=X=c,Nm=Y=b,Ng=Z=a。矿物大都发育波状消光。化学成分(wB/%)SiO251.65,TiO20.01,Al2O323.50,FeO 0.72,CaO 0.02,MnO 0.22,MgO 0.04,Na2O 0.15,K2O 11.62,Li2O 3.80,Rb2O0.78,Cs2O 0.53,F 3.85,H2O+2.82,F≡O-1.62,合计98.09.%。根据O+OH+F=12 apfu,计算的经验化学式为(K1.01Rb0.03Cs0.02Na0.02)Σ1.08(Li1.04Al1.39Fe0.04Mn0.01)Σ2.48(Si3.51Al0.49)Σ4.00(O9.89OH0.11)Σ10.00(OH1.17F0.83)Σ2.00。简化式:KLiAl1..5□0.5(Si3.5Al0.5)O10(OH,F)2,理想化学式为KLiAl1.5□0.5(Si3.5Al0.5)O10(OH)2。与沃洛欣云母RbLiAl1.5□0.5(Si3.5Al0.5)4O10F2比较,新成员是沃洛欣云母间阳离子的钾类似物,以及附加阴离子的羟占优的类似物。栾锂云母晶体结构的精测显示,矿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0.51861(7)nm,b=0.89857(13)nm,c=1.9970(3)nm,V=0.9265(2)nm3;β=95.420(3)°,Z=4。栾锂云母为2M1多型。其晶体结构精测的R因子(R1=0.098)欠佳,是由于矿物生成后,受到构造干扰所致。栾锂云母(Luanshiweiite)的命名旨在纪念我国知名的伟晶岩石学家栾世伟教授(1928~2012)。新矿物及其命名,业已得到IMA CNMNC批准(批准文号IMA2011-102)。栾锂云母的原型标本典藏在北京中国地质博物馆内(注册号:M11797)。

    2013年04期 v.33 713-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20 ]
  • 湖北恩施天然富硒豆角中发现抗癌硒化合物

    邵树勋;Mihaly Dernovics;邓国栋;米秀博;龙胜桥;

    <正>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充当多种含硒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动中心,保护细胞膜免受氧自由基氧化损失的作用,某些特殊形态的硒化合物能抑制癌症肿瘤的生长,具有防癌抗癌的特殊效应。我国湖北恩施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高硒地球化学背景区,不仅蕴藏有丰富的硒矿地质资源,还发育大量的富硒植物资源,是开发富硒食品及医药保健品的理想基地。其中恩施州建始县安乐井村种植的天然绿色豆角(Passeolus Vulagaris),其总硒含量测定结果为38.20

    2013年04期 v.33 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9 ]
  • 滇西老厂大型银铅锌矿床伴生分散元素铟

    罗艳碧;黄智龙;龙汉生;罗泰义;石增龙;崔银亮;

    <正>铟(Indium,In)为涂光炽[1]定义的8大分散元素之一,因其具有熔点低、沸点高及光渗透性和导电性强等物性特征,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能源、电子、光电、国防军事、航空航天、核工业以及医药卫生,具有很高经济价值。In的克拉克值仅为0.052×10-9[2],主要从铜、铅、锌和锡石硫化物矿石中作为副产品综合回收利用。我国In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内蒙、青海和广东等地区[1,3]。滇西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昌宁-孟连裂谷盆地南部,是成矿带南段[4-5]

    2013年04期 v.33 723-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1 ]
  • 矿物学报2013年第33卷总目次

    <正>~~

    2013年04期 v.33 725-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