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学报

Acta Minalogica Sinica

  • 关于建立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点思考

    廖立兵;汪灵;彭同江;

    矿物学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已由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发展成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和化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具备了一级学科的特点和条件。因此,作者提出建立矿物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议,并给出了矿物科学与工程的定义:研究矿物(包括天然和人工矿物)的成分与结构、性质与性能、鉴定与分类、形成与演化、应用理论与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对矿物科学与工程学科定义的基本内涵、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及分支学科组成等进行了讨论。

    2015年01期 v.3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南秦岭鄂西北竹山地区早白垩世岩浆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吴昌雄;陈觅;杨成;

    <正>武当地块南接扬子板块北缘,西南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相邻,是卷入南秦岭构造带中的前震旦纪浅变质过渡基底地块。该区域地层主要为新元古界武当山群和耀岭河群、震旦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以及古生代地层。区内中酸性岩浆岩相对贫乏,但广泛发育基性岩脉。目前对武当地块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报道的几乎均为新元古代或古生代年龄,这与东、西秦岭及大别-苏鲁造山带记录的大量中生代年龄数据截然不同。例如,周鼎武等[1-2]获得武当地块中基性岩墙年龄为782±164 Ma(Sm-Nd等时线)和694±21 Ma(角闪石40Ar/39Ar);胡建民等[3-4]则认为这些所谓基性岩墙实

    2015年01期 v.35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醇解条件下高岭石-硅烷插层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刘钦甫;纪阳;李晓光;张帅;左小超;

    以张家口高岭石为原料,通过二甲基亚砜和甲醇处理获得高岭石-甲醇插层复合物,以此为前驱体,常温条件下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及APTES与甲醇组成的反应液中制备出了一系列高岭石-硅烷插层复合物,并利用XRD、FTIR、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液中甲醇的加入会使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减小,且反应液中甲醇所占的比重越大,所得插层复合物的层间距越小。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当反应液中不加入甲醇时,所得插层复合物(K-APTES)仍呈现出六方片状的晶形,但加入甲醇后,所得插层复合物出现明显的卷曲剥离现象。上述现象均是由于甲醇与APTES发生醇解反应生成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并随APTES分子一起插入高岭石层间造成的。

    2015年01期 v.35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中发现的七种金属互化物新矿物

    李国武;施倪承;白文吉;方青松;熊明;

    2005~2010年期间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了罗布莎矿、曲松矿、雅鲁矿、藏布矿、林芝矿、那曲矿和自然钛7种新矿物。它们分别属于过渡族元素(铁、铬和镍)、钨及钛的硅化物及碳化物和自然元素。这七种新矿物的矿物学数据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本文是对该区发现的金属互化物新矿物进行的摘要和综述。

    2015年01期 v.35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的系统矿物学分类命名

    刘显凡;汪灵;李慧;刘菁;赵甫峰;卢秋霞;胡琳;

    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是链状硅酸盐矿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中的许多矿物种属于造岩矿物和/或工业矿物,具有重要的成因矿物研究意义和工业应用开发价值。国内学者对它们的分类命名和基本系统认识主要源自于王璞等(1984)编著的《系统矿物学》。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矿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矿物基础资料和分类命名都在不断更新与完善,迄今已有专业学术机构和学者在不同年代陆续发表了不同版本对该两类矿物的修订或修改意见,但一直没有统一整合,导致在涉及该两类矿物的应用研究中,在分类命名上与国际标准不统一。根据本课题组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新编《系统矿物学》)所承担的研究任务和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文系统归纳、梳理并综述了角闪石族和辉石族矿物的分类方案和命名原则,使分类命名统一标准、原则和认识并与国际接轨,这有利于该两类矿物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应用,更好地支撑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与发展。

    2015年01期 v.35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1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 ]
  • 凹凸棒石铁/铝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潘敏;黄晓鸣;陈天虎;谢晶晶;吴光学;

    用铁/铝盐水解法制备了凹凸棒石/铝氢氧化物(PNCMⅠ)、凹凸棒石/铁氢氧化物(PNCMⅡ)和凹凸棒石/铁铝氢氧化物(PNCMⅢ)3种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对比了这3种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中磷的吸附净化能力,并利用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了3种材料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发现:负载了铝/铁氢氧化物后凹凸棒石的晶体结构没有改变;温度对于3种吸附剂吸附磷的动力学参数影响不显著;3种吸附剂对磷的实际吸附量、理论吸附量和初始吸附速率均随着磷的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PNCMⅠ对磷的理论吸附量为18.18 mg/g,较其他2种吸附剂大。当磷的初始浓度从5 mg/L增加到50 mg/L,PNCM I对磷的初始吸附速率从0.125 mg/(g·min)增加到1.425 mg/(g·min)。3种凹凸棒石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其吸附均为化学吸附。

    2015年01期 v.3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南大西洋14.0°S热液区热液硫化物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李兵;石学法;杨耀民;叶俊;方习生;

    南大西洋14.0°S热液区是由我国在大西洋中脊首次发现的热液区,该热液区位于南大西洋中脊与卡蒂诺(Cardno)转换断层相交的离轴内角位置。本文利用透反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14.0°S热液区的热液硫化物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热液硫化物按照矿石构造可分为块状硫化物和烟囱残片两类,块状硫化物包括富铁和富铜硫化物,烟囱残片为富铁硫化物。块状硫化物矿石根据孔隙发育程度的差异,又可分为致密型和多孔硫化物矿石,这种致密程度的差异取决于硅质物质的含量。块状硫化物矿相学特征表明,本区热液活动至少存在3个期次,表层堆积矿石中硅质物质的大量产出很可能与侵入型网脉矿的发育有关。表层堆积矿石贫Zn的特征,指示虽然该区热液具有多期次性,但热液系统内Zn再活化作用不显著,这种特征很可能是由于本区洋壳较好的渗透性导致。

    2015年01期 v.35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陆地壳熔融和酸性岩浆起源的热源问题

    章清文;朱丹;许英奎;

    地壳的熔融受控于地壳的岩石成分、减压作用、外来水的加入和地壳内部的地温条件等众多因素,其中确定熔融所需热量的来源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板内环境下地壳熔融和酸性岩浆起源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引发地壳熔融热源的热源问题。目前一般认为地壳熔融是由底侵的高温幔源岩浆引发的,这种观点得到多学科资料的支持。不过底侵观点未能很好地解释大规模基性和酸性岩浆作用之间存在的显著不相关性和S型花岗岩的成因,相关数值模拟结果也高估了岩浆侵入所能引发的地壳熔融规模。本文提出岩石圈的不均一拉张和地表拉张裂谷内沉积物的快速加积可使地壳内部形成较高的地温梯度,进而造成以变沉积岩为主要成分的上地壳的大规模熔融和相关S型酸性岩浆作用的发生。

    2015年01期 v.35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闪锌矿的Cd含量与颜色关系

    刘铁庚;叶霖;沈能平;周家喜;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黑色闪锌矿贫镉,浅色闪锌矿富镉。笔者统计了国内外74个矿床,385个Cd含量数据。其中33个矿床有不同颜色闪锌矿的Cd含量数据37组。闪锌矿从黑色到浅色,Cd含量依次降低的有15矿床,17组数据,占统计矿床的44.1%,数据组的48.6%;Cd含量逐渐增加有14个矿床,14组数据,分别占统计矿床的45.5%,数据组的38.9%;Cd含量先降后升,黑色闪锌矿含量最高的有2个矿床,2组数据,分别占统计矿床的6.1%,数据组的5.7%;Cd含量先减后增,浅色闪锌矿含量最高和先升后降,褐色闪锌矿含量最高的各有一个矿床,一组数据,分别各占统计矿床的3.0%,占数据组的2.9%。由此看来,黑色闪锌矿与浅色闪锌矿的Cd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闪锌矿的Cd含量与其颜色无明显关系。

    2015年01期 v.35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罗甸软玉矿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张亚东;杨瑞东;高军波;陈军;刘亚囡;周忠容;

    罗甸玉是贵州首次发现的软玉矿,矿体赋存于晚二叠世辉绿岩与二叠系四大寨组灰岩接触带上。本文对辉绿岩、硅质岩、灰岩、大理岩及玉石共16件样品进行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辉绿岩微量及稀土元素总量高,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明显区别于其它样品;玉石、灰岩、大理岩及硅质岩地球化学性质相似,不同剖面玉石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及Ce与Eu明显负异常。结合玉石矿野外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玉石成矿并非岩浆直接作用的结果,而与侵入岩浆热驱动和岩浆带来气水热液作用关系更密切,提出罗甸玉两种成矿方式,即热驱动下岩层内部元素交代成矿和热液交代蚀变成矿。

    2015年01期 v.35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黑色岩系型矿床与页岩气藏之间的耦合关系

    毛玲玲;朱正杰;双燕;向宇;

    黑色岩系,作为众多多金属矿床的矿源层,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科研价值而广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中国南方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广泛产出大中型金属型矿床,如Ni-Mo矿、V矿及PGE矿。但同时作为能源矿产的页岩气在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也广泛成藏,因此有必要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本文综述前人已经发表的黑色岩系的一些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揭示金属成矿与页岩气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成果有利于进一步探讨黑色岩系型金属成矿与页岩气成藏的沉积古环境,对指导金属矿床与页岩气藏资源协同勘探及综合预测及开发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2015年01期 v.35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甘肃省铷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

    周会武;李通国;张有奎;朱文戈;刘养雄;张宏斌;

    自2010年来,甘肃省在稀有金属铷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批具有大型-超大型资源前景的矿产区。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甘肃省铷矿资源特征,以最新发现的矿(床)点为重点,按照不同成矿类型阐述了各矿区的矿体地质特征,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发现铷矿产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矿点分布以北山地区最多,西秦岭次之;绝大部分矿点产出于古老地块的边缘,晚太古-古元古界变质地层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地层,矿体主要产出于华力西中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和伟晶岩中。

    2015年01期 v.35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内蒙古塔木素地区砂岩型铀矿床热活动与铀矿化之间关系

    张成勇;聂逢君;侯树仁;邓薇;王俊林;张良;

    巴音戈壁盆塔木素地区砂岩型铀矿目的层普遍固结,矿体多层但连续性差,分布不规律,后生改造特征明显。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芯观察和微观分析,发现该地区普遍发育穿层脉状石膏或方解石、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物、矿物重结晶与新生胶结物等,出现硫酸盐-金属硫化物共生矿物和S同位素分馏,指示存在后生热流体活动。通过对矿体、矿石特征及铀矿物成因的分析,初步认为热改造对成矿控制主要发生在层间氧化作用后期,温度升高造成碳酸钙和硫酸钙沉淀、重结晶,破坏含矿溶液中碳酸铀酰络合物的平衡,造成U的沉淀,促使铀矿化进一步富集。

    2015年01期 v.35 7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4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西藏努日白钨矿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与矿床成因的指示

    闫国强;丁俊;黄勇;李光明;戴婕;王欣欣;白景国;

    对努日矿床白钨矿中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白钨矿亏损V、Cs、Hf、Ta等元素,并具有异常低的Rb/Sr、Zr/Hf、Nb/Ta的比值,以及Hf/Sm、Nb/La、Th/La值也都远远小于1,指示原始富钨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壳源岩浆结晶分异,并总体以富CL热液为主;采自不同位置的白钨矿样品其稀土元素组成基本一致,其球粒陨石配分曲线表现为明显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模式,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δCe=1.066~1.107)和弱Eu负异常(δEu=0.768~0.910),表明白钨矿与流体之间稀土元素发生了不太明显的分异;白钨矿与夕卡岩化有密切关系的黑云母花岗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明显的右倾模式,ΣREE、δCe、δEu值基本一致,暗示岩体对努日白钨矿成矿物质的贡献。努日矿床初始热液流体为一中高温、中低盐度的流体,其沿着构造裂隙运移过程中,与比马组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反应,体系中CO2和Ca含量的增加,流体的初始平衡体系被破坏,最终导致大量Ca2+与WO42-结合形成了巨量的白钨矿。

    2015年01期 v.35 8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扬子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萤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黄从俊;王奖臻;李泽琴;

    以康滇地轴古元古代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中不同期次萤石的稀土元素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拉拉IOCG矿床中有变质期和热液期2期萤石产出,变质期萤石分为早晚2个阶段,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形成温度较高,为同源不同阶段产物;热液期萤石与变质期不同源,为后期热事件产物。萤石整体表现出REE总量高的特征;从早期到晚期,萤石稀土总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变质期萤石是矿床中主要的REE载体之一。变质期成矿流体稀土含量较高,热液期成矿流体稀土含量较低。稀土配分模式呈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型,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萤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受溶液体系中REE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变质期萤石继承了钠质火山岩的Ce、Eu异常特征,形成变质期萤石的高温变质流体具有负Ce异常且同时存在Eu2+和Eu3+;热液期萤石成矿流体具有温度低、氧逸度高的特征。Y的含量变化可能是引起本矿床萤石颜色变化的原因之一,其含量与颜色深浅呈负相关关系。

    2015年01期 v.35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4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γ辐照对改性钠基膨润土影响的初步研究

    梁栋;刘伟;杨仲田;郭喜良;杨卫兵;李洪辉;赵帅维;

    为了确认γ辐照对改性钠基膨润土的影响,拓展高放地质处置缓冲材料性能评价范围,以内蒙古高庙子改性钠基膨润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同步热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不同γ辐照剂量(1000、2000、3000、4000和5000 k Gy)对改性钠基膨润土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0 k Gy大剂量γ辐照后,高庙子改性钠基膨润土中某些官能团发生了少量的化学转变,耐热性能有所提高,但对钠基膨润土中的层间水和吸附水影响不大;另外其微观结构变化不明显,只是晶胞尺寸有所减小;总体而言,高庙子钠基膨润土在大剂量γ辐照环境中稳定性是良好的。

    2015年01期 v.35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丹巴杨柳坪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发现铼矿物

    戴婕;杜谷;徐金沙;潘忠习;

    铼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少的元素之一,独立的铼矿物十分罕见,我国过去未有发现铼矿物的报道。近年来,我们在对丹巴杨柳坪铜镍矿床进行深入的矿物学研究中,偶然发现了四边形铼矿物Re1其化学简式(Re,Cu,Os,Fe,Ni,Pb)1S2(国际矿物协会未命名委员会指定编号:UM2014-01-S:Re)和三角形铼矿物Re2化学简式(Re,Cu,Fe)1S2(国际矿物协会未命名委员会指定编号:UM2014-02-S:Re)。通过能谱和拉曼光谱分析发现,2种铼矿物的成分和结构明显不同于已报道的铼矿物,具备了成为新矿物的有利前提。尽管目前缺乏电子探针和单晶衍射数据进行验证,但已有成分和结构数据表明,这2种铼矿物有可能为新的矿物种,虽未正式申请并通过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命名委员获批,但国际矿物协会未命名委员会已指定上述2种铼矿物的未命名编号,我们也因此获得了申请该2种铼矿物可能申请获批成为新矿物的优先权。

    2015年01期 v.35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6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