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正航;张辉;赵景宇;
利用EMPA研究新疆阿尔泰柯鲁木特112号伟晶岩脉中5个结构带内的石榴子石化学组成。结果表明,112号脉中石榴子石属于铁铝榴石-锰铝榴石系列,主要为锰铝榴石。相同结构内不同石榴子石具有相近的化学组成,不同结构带中的石榴子石的化学组成显著差异:相比早期结构带中的石榴子石,晚期结构中的石榴子石Fe含量增加,Mn含量降低。结合铌钽族矿物中相似的Mn-Fe演化趋势,我们提出岩浆-热液过程中富F流体相出溶可能是晚期结构带中石榴子石显示高Fe、低Mn组成的机理。112号脉中锰铝榴石比例较高,变化于64%~90%范围,集中在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中的锰铝榴石组成范围,由此我们认为伟晶岩中高Mn O含量的锰铝榴石是伟晶岩内部Li矿化的矿物学标志。
2017年03期 v.37 247-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更;蒋玺;樊海峰;温汉捷;
新元古代一早寒武世过渡时期发生了地质历史上第2次大氧化事件,沉积岩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这一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分散元素硒是典型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沉积岩中硒的富集可以指示海洋氧化环境的变化。为了讨论这一时期硒的富集与海洋氧化还原状态的关系,本文对宜昌地区陡山沱组第4段黑色页岩中的Se及其他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发现,Se含量范围1.0×10~(-6)~58.0×10~(-6),平均含量14.49×10~(-6),远高于Se的地壳丰度(0.05×10~(-6))。Se元素的富集同Co、Ag和V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Mo-U关系指示了这一时期为缺氧环境。宜昌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硒的富集作用与硫化水体波动、生物作用和不稳定的缺氧海洋环境有关,不同剖面的区域因素也造成了富集程度的不同。与前寒武纪的黑色页岩相比,Se含量发生了明显富集,暗示这一时期强烈的大陆风化输入,进一步指示大气的氧化。
2017年03期 v.37 258-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瑞萍;顾雪祥;章永梅;谢胜凯;郑硌;王佳琳;郭冬发;
宝山铜钼钨多金属矿床为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上的一个典型夕卡岩型矿床,赋存于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体与下寒武统铅山组富镁质碳酸盐岩的接触部位。本文通过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获得赋矿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为(248.4±2.1)Ma,表明其侵位时代为早三叠世。对矿石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42.0±1.0)Ma,加权平均年龄为(241.9±1.7)Ma。成矿、成岩作用发生于早—中三叠世,与古亚洲洋闭合时间吻合,发生于大陆碰撞环境中。
2017年03期 v.37 276-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丁枫;刘寿航;高建国;李跃;徐忠彪;
萨果花岗岩位于冈底斯西段中、南亚带交界位置,主要岩石类型有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岩石总体上富Si,K,贫Mg,Ca,w(Si O2)=64.84%~70.1%,w(K2O)/w(Na2O)=1.21~1.75,A/CNK=0.99~1.2,w(Al2O3)介于14.48%~15.52%,属过铝质岩石,稀土总量(ΣREE)变化范围为256.1×10~(-6)~428.8×10~(-6),LREE/HREE>10,轻稀土富集,δEu=0.77~0.85,弱的铕负异常。Rb、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而Ba、U和Ta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岩石学特征表明岩石总体上具岛弧花岗岩特征,仅少数岩石显示碰撞花岗岩的特点,结合区域花岗岩浆演化和构造环境等地质背景,推断萨果花岗岩体可能形成于俯冲向同碰撞的过渡环境。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8.6±1.5)Ma。萨果花岗岩是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产物,表明印亚大陆碰撞起始时间晚于88.6 Ma。
2017年03期 v.37 285-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华云;周清;丁俊;张惠华;李同柱;梁金;唐高林;王昌南;
江浪穹窿位于扬子西缘松潘一甘孜造山带东南缘,本次研究对江浪穹窿南部江浪岩组黑云石英片岩进行LA-ICP-MS U-Pb碎屑锆石测年。结果显示,这些锆石的年龄主要介于2 925~537 Ma之间。对比分析揭示沉积物源应来自扬子板块西北缘的元古代地层,且多为岩浆事件的产物,活动时期主要集中于2 479 Ma、810 Ma和548 Ma左右,变质事件则可能发生于918 Ma、608 Ma和100 Ma左右。2925~2462 Ma的老年龄锆石暗示区内可能存在古元古代甚至太古代的老基底。6个年轻年龄集中于559~537 Ma,加权平均值(548±9)Ma(MSWD=1.4,2σ),因而本文将该年龄(新元古代)作为江浪组最老的沉积时限。
2017年03期 v.37 296-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治兴;漆富成;张字龙;王文全;杨志强;
在张家界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海相磷块岩中首次发现了微晶钛铀矿,通过背散射电子图像、微区扫描电镜化学成分分析、元素面扫描和晶体结构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钛铀矿的产出状态与晶出方式。作者认为同沉积期形成鲕粒状磷块岩并伴随海底热液喷流形成多种金属硫化物的混合物,海底热液喷流的持续,对同沉积期物质进行部分熔蚀、强熔蚀改造并发生重结晶作用,在动态环境下热液流体中多种元素处在过饱和状态出现铀多金属快速沉淀。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磷块岩中钛铀矿的发现和存在形式的确定为我国回收利用磷块岩型非常规铀资源提供了依据,也为海相磷块岩中铀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的成因联系提供了佐证。
2017年03期 v.37 305-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和志鹏;刘继顺;康亚龙;
新疆塔吐鲁沟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羌塘—三江造山系的塔什库尔干—甜水海陆块。塔什库尔干岩群构成了本区元古代结晶基底,主要为1套由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其原岩和产出构造背景尚不明确。岩石学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表明,其原岩为1套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夹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碳酸盐岩建造,形成于板块拉张阶段的大陆裂谷、弧后盆地和稳定陆缘构造环境,分别反映了大陆裂解、洋壳形成及洋壳稳定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区的地壳演化。
2017年03期 v.37 314-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志明;梁文;李和平;
压力引起的铁的电子自旋转变发生在下地幔的主要矿物中,这种转变对下地幔矿物的力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性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下地幔温度、压力条件下开展下地幔主要矿物相的自旋转变研究对下地幔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球动力学等模型的约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下地幔矿物质量分数第2的方镁铁矿,前人对其自旋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对它的密度、声速、弹性性质、铁的分配、辐射热传导和电导率等的影响有广泛研究。本文旨在对方镁铁矿的自旋转变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并对未来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017年03期 v.37 321-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国君;邓久帅;先永骏;尹琼;张英;
含有黄铁矿的多金属矿物浮选分离一般先采用石灰抑制黄铁矿以更好地选别其他有用金属矿物,随后再综合回收黄铁矿。为获得较好的回收指标,需对受抑制的黄铁矿进行解抑活化处理。在矿业工程领域,关于石灰抑制过的黄铁矿解抑活化机理等相关内容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综合评述了影响黄铁矿可浮性的主要因素、不同种类活化剂对黄铁矿的活化机理及黄铁矿机械活化效应等相关研究进展,为今后黄铁矿资源高效加工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017年03期 v.37 328-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天宇;张覃;
采用阳离子捕收剂HAY和脂肪酸类捕收剂GJBW对采自贵州织金硅钙质磷矿床的石英试样进行可浮性试验。结果表明,HAY比GJBW更易吸附于石英表面,2个试样可浮性存在差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Zeta-电位对石英晶体结构及表面特性进行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2份试样物相组成单一,纯度高,结晶粒度较大。晶胞参数分析计算结果与理论值接近,偏大,晶胞参数偏差是影响石英可浮性的主要因素。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表明:石英表面存在凹坑和明显棱角,晶体表面存在微量的Al、Mg和K等元素对石英进行活化,其相对密度越大,石英可浮性越好。Zeta-电位分析结果表明,石英零电点较低,石英表面金属离子使石英Zeta电位负移,石英表面电负性强,在弱酸条件下使用阳离子捕收剂HAY对其浮选效果较好。推测石英表面杂质元素可能是以类质同象进入石英晶体结构,对石英表面特性及可浮性影响较大。
2017年03期 v.37 333-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珂;罗勇;江富建;杜晓冉;王真;顾茗心;罗娟;
笔者在对一些标称"独山玉"的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检测时,发现这些样品的颜色、硬度、密度等与独山玉的都很接近,但是样品的折射率略低于独山玉。为了确定其真伪,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分别对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主要由石英和绢云母组成,并不含有基性斜长石、黝帘石、白云母(含铬)和纤闪石等组成独山玉的主要矿物成分,应定名为绢云石英岩。
2017年03期 v.37 342-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晶晶;管俊芳;高惠民;金俊勋;
采用化学分析、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测试手段对河南南阳夕线石矿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系统研究,查明了矿石矿物组成、夕线石嵌布特征及有害元素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夕线石矿风化程度高,含泥量大,有害元素Fe_2O_3含量高,去除难度大。在工艺矿物学基础上,采用选择性磨矿→脱泥→磁选→一粗一扫三精中矿集中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矿石,获得了品位为89.11%的夕线石精矿,夕线石回收率达到51.41%且精矿理化性能达到了我国行业标准(YB/T 4032-2010)中GP-54级标准。
2017年03期 v.37 347-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博;彭金秀;朱贤文;罗仙平;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分析和Zeta电位测试,研究阿拉伯胶在黄铜矿与滑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设定的pH范围内,黄铜矿及滑石在丁基黄药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可浮性,难以实现浮选分离。阿拉伯胶在黄铜矿及滑石表面发生了吸附,但在滑石表面的吸附量显著高于在黄铜矿表面,对滑石表面电位的影响也比对黄铜矿电位的影响大。阿拉伯胶对黄铜矿及滑石均产生了抑制作用,但在pH为5~7的区间内,阿拉伯胶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较弱,对滑石的抑制作用较强。在混合矿分选中使用阿拉伯胶作抑制剂,在混合矿中铜质量分数为15.21%时,可以获得铜质量分数为29.36%,铜回收率81.82%的精矿。
2017年03期 v.37 352-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文坡;朱建明;秦海波;梁良;谭德灿;任堃;
表生环境中,吸附是硒进入固相沉积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厘清硒氧阴离子团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选择赤铁矿、二氧化锰和氧化铝作为吸附剂,采用批次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溶液pH、硒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硒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达到较理想的吸附效果,溶液的pH应控制在4~6之间,在室温、pH为5时,赤铁矿、二氧化锰和氧化铝对亚硒酸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约为1.62×10-3、0.33×10-3和1.07×10-3,对硒酸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约为1.0×10-3、0、0.55×10-3;其吸附规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且理论最大吸附量与实验得出的最大吸附量基本一致。运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Elvoich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4种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硒吸附过程运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示时相关性最好,表明了硒氧阴离子团在铁、锰、铝氧化物表面的吸附过程较为复杂,可能涉及表面物理吸附和颗粒扩散等过程。
2017年03期 v.37 357-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苑蕾;王河锦;周钊;安佳丽;
运用X射线微区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与能谱测试技术对淡水鲈鱼硬体组织的鳞片、牙齿、鳍骨、蝶骨和脊椎骨中无机矿物做了成分与结构方面的探究。结果表明硬体组织中的矿物相均为羟磷灰石,化学成分呈现缺Ca富P的特征。鳞片中羟磷灰石晶胞参数具有较大的变动范围a=0.941 8~0.947 7 nm,c=0.684 1~0.690 3 nm;骨骼中a=0.942 6~0.945 7 nm,c=0.687 3~0.688 7 nm;牙齿中a=0.946 3 nm,c=0.688 0 nm。晶粒尺寸达到纳米级别,计算结果为D_鳞=7.204~13.711 nm,D_骨=14.088~17.077 nm,D_牙=28.219 nm。结晶度由好到差的顺序为:牙齿→骨骼→鳞片。X射线衍射图表明,牙齿、鳞片和骨骼中羟磷灰石晶体均具有择优取向结晶特点,取向因子R计算结果表明硬体组织中羟磷灰石均趋向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生物矿物结晶度及择优取向是组织功能和有机基质调控的结果。X射线微区衍射技术能无损、有效的获取生命微晶体的结构信息,适合生物矿物研究。
2017年03期 v.37 36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